可可西里迎来首批藏羚羊迁徙 人民网西宁5月7日电 (记者张莉萍)记者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五道梁保护站获悉,根据监测发现,5月4日11时50分,青藏公路路标3001至3002处出现首批65只藏羚羊迁徙队伍,陆续前往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今年迁徙时间比去年提前了3天。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的雌性藏羚羊迁徙到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里卓乃湖等地集中产仔,待产仔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被誉为全球最壮观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
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人民时评) 该花的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乱用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河南鹤壁,当地财政局近日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等支出预算标准进行修订,涉及门窗安装、地面防水等多方面。以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建设推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美湿地看青海|依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是湿地资源大省,湿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2.64%。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青海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湿地资源任重道远。近年来,青海始终如一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呵护着“地球之肾”。即日起,由中…
171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 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近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工作,北京百花山站(森林)、内蒙古科尔沁站(草地)、湖北三峡库区站(湿地)等116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至此,共有171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我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青海:积极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人民网西宁12月20日电 (记者甘海琼)12月20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相关情况。目前,青海湖国家公园全面创建工作已完成包括本底调查、范围划分、体制建设、保护修复、矛盾调处、监测监管、宣传科普和社区发展等8个方面共55项创建任务。…
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美丽中国) 数据来源:国家林草局 本报南宁11月24日电 (记者董丝雨、庞革平)记者从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24年世界林木业大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我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9万亿元,形成了木竹加工、森林食品、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4个年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成为全球主要林产品的最大贸易、生产和消费国。…
坡耕地改梯田 “三跑田”变“三保田” 清晨,高原初冬的天空还沉浸在一片深邃的蓝色中,星辰尚未完全隐退,随着挖掘机开始缓缓启动,一阵阵低沉而有力的机器轰鸣声从远处传来。 “今天开工又早了一点。…
生灵跃动祁连山 人民网西宁11月12日电 (记者甘海琼)走进冬日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连绵的祁连山被一层白雪覆盖。高山草原、草甸呈现出金黄的色彩,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宁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