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滚动新闻

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人民时评)

常 晋
2025年03月19日09: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该花的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乱用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河南鹤壁,当地财政局近日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等支出预算标准进行修订,涉及门窗安装、地面防水等多方面。以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建设推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禁铺张浪费,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过紧日子,正是为国为民的长久之计。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坚持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强化大事要事保障能力,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庆去年压减一般性支出54亿元,同时抢抓“两重”“两新”,带动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湖南自2019年以来压降省级一般性支出31%,盘活省级存量资金374亿元,统筹用于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全省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以上。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不仅有助于把更多“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还能倒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该花的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乱用。其中的关键,在于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确保花钱有依据、可见效、能追踪。鹤壁带来的一个启示也正在于此。鹤壁将支出标准嵌入预算管理全过程,既能织密过紧日子的制度之网,也有助于防止和克服“钱等项目”的现象,提升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好各领域的不同要求,持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治理效能,才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过好紧日子,也应持续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整治形式主义,既能为基层减负,也能减少资金浪费。比如,依托公务活动“扫码用餐”改革,四川资阳雁江区一年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2%。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让资金和力量都向实干汇聚、向效率汇聚,方能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过紧日子,体现优良作风,传承红色传统。井冈山时期,红米饭、南瓜汤,党的领导同志都是一身粗布、一双草鞋;延安时期,记者斯诺到达陕北记录下这样的场景,“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新中国成立后,从焦裕禄,到谷文昌,再到杨善洲,无数党员、干部以艰苦奋斗、节俭朴素赢得群众信任……把过紧日子作为习惯,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这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也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

  近段时间,各地发布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晒出“三公”经费账单,多个省份压减费用都达到数十亿元。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让节用裕民成为行动自觉。

(责编:况玉、杨启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青海省工商联商会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召开
  人民网西宁3月14日电 (况玉)3月13日,青海省工商联商会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在西宁市召开,会议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精神、奋力推进青海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旨在凝聚共识、共谋发展,搭建政商沟通桥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更是促进就业增收、维护民族团结的“民生工程”。…
多方行动 净出青海湖生态新画卷
  人民网共和3月15日电 (顾斐菲)3月14日,“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2025年春季“局地同行动,净美青海湖”环境清洁联合行动在青海湖景区演艺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共和县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学校、青海湖义务生态管护员队伍、国网海北供电公司等单位的300余人积极响应,齐聚于青海湖畔,共同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助力。…
2024-2025赛季全国冰壶锦标赛在青海西宁开赛
  人民网西宁3月16日电 3月15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壶协会主办,青海省体育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4-2025赛季全国冰壶锦标赛,在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冰壶馆正式开赛。 比赛现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