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管講“消保”| 中國光大銀行西寧分行黨委書記 行長黃勁翔

切實履行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主體責任,已成為金融機構維護金融穩定和促進社會和諧的應有之義。
中國光大銀行西寧分行堅持從金融消費者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向消費者提供有溫度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樹立“陽光消保”品牌。
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中國光大銀行西寧分行圍繞“金融消保在身邊 保障權益防風險”主題,聚焦八個方面,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工作,倡導金融消費者合法理性維權。
一、聚焦消費者權益。針對消費者易受侵害方面內容,加大金融消保知識的傳播和推廣力度,為消費者普及金融基礎知識,不斷強化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素養和自我防范意識,有效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與金融消費者一起共建誠信金融消費環境。
二、聚焦新型金融消費。在持續廣泛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宣傳的基礎上,聚焦防范非法集資、防范非法代理維權、消費者信息保護、防范電信詐騙、不亂投、不亂貸等六項主要內容,著力增強金融消費者的風險防范意識、使用金融工具的能力,促進消費者金融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提振消費信心。
三、聚焦消費者八項權益。向社會公眾普及金融消費者八項權益,引導消費者了解自身權益。包括引導銀行“小白”認識不同的金融業務﹔引導客戶提升信用意識,珍愛信用記錄﹔介紹人民幣防偽知識、人民幣現金服務收付規范等基礎知識。
四、聚焦金融權益受侵害案例。通過介紹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非法代理維權等風險事件套路和識別技巧,開展場景式、互動式、體驗式防詐騙教育宣傳活動,把反詐宣傳覆蓋面推廣到與消費者生活緊密聯系的場所,營造“時時提醒、處處提防”的濃厚反詐氛圍,提升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
五、聚焦金融知識教育宣傳。通過介紹各類網絡貸款、高收益理財、以房養老、違規轉貸等風險案例,開展消費者風險提示﹔針對銷售誤導、過度授信、貸款挪用等投訴熱點問題主動進行提示警示﹔關注自身風險防范意識較弱的“一老一小一新”等人群,加強消費者反詐能力和風險防范意識。
六、聚焦“線上線下”渠道。充分發揮金融消保宣傳志願者作用,運用線上線下渠道,廣泛宣傳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技巧,倡導消費者理性認識金融風險,合理使用金融工具,了解不同金融業務操作指南和使用技巧。
七、聚焦重點人群。重點關注老年人、青少年、農村居民、軍人軍屬、殘障人士、少數民族等群體,增強對農村地區、邊遠地區等重點區域的金融教育輻射和覆蓋,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樣式的風險提示。
八、聚焦科技手段。利用數字科技手段提高消費者金融數字技能和對數字安全風險的認識,對金融數字化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和風險開展教育宣傳,讓消費者對金融助力實現美好生活提振信心。
下一步,中國光大銀行西寧分行將堅守金融工作的功能性、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水平,不斷增強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發布2023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 人民網西寧3月14日電 為進一步加強消費者依法維權意識,督促經營者誠信經營,共同優化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促進全省消費維權工作高質量發展,3月14日,青海省人民檢察院、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青海省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2023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具體如下: 李某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案 【基本案情】 2022年7、8月左右,李某某於民和縣川口鎮川垣新區假日廣場經營某小炒店,在明知罌粟殼系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情況下,將罌粟殼摻入湯料中鹵肉,並對外銷售給消費者食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