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管講“消保”|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黨委書記 行長周立群

為進一步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金融安全意識,營造積極良好的金融消費環境,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海監管局指導,青海省銀行業協會、青海省保險行業協會、人民網青海頻道聯合出品的《金融高管講“消保”》系列微視頻正式上線,邀請青海轄內20家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圍繞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強化“三適當”原則、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堅守誠信樹形象,等等,從不同角度說消保、講案例,向公眾普及金融知識,傳遞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營造“學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良好氛圍,讓金融知識融入消費者生活。敬請關注!
什麼是個人金融信息?如何保護個人金融信息安全?如何處理金融消費爭議?
為了把金融知識真正“送到家”,在“3·15”活動之際,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緊扣主題,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了一系列集中教育宣傳活動,向廣大消費者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示金融風險,倡導理性消費、價值投資等觀念,持續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增強其金融安全意識,促進市場公平有序。
每年的“3·15”活動只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普及金融知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充分發揮營業網點覆蓋面廣的優勢,依托網點宣傳主陣地,通過設立金融咨詢服務台、組織金融教育微沙龍活動等方式,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針對比較偏遠的地區,銀行工作人員沉入一線,走進群眾,擴大金融消費宣傳范圍。
“手機裡存在著大隱患,你每點開一個未知的按鈕,就離陷阱更近一步……”,在格爾木市第八中學教室裡,一場生動的金融知識宣講課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為加大對青少年、在校學生等重點人群金融知識普及力度,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郵儲銀行格爾木市支行積極聯系格爾木市第八中學,開展了以“匯聚金融力量共創美好生活之金融知識進校園”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活動聯系身邊實際案例,以動畫片、短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們講授詐騙的常見形式和反詐知識。多樣化的反詐宣傳不僅讓反詐知識入耳、入腦、入心,“以案為鑒”的形式更是向學生宣講了個人征信的重要性,介紹了如何查詢個人征信、如何警惕“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等騙局,助力學生提高反詐自我保護能力。
在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溫馨提醒您:個人信息勿泄漏,安全意識存心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發布2023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 人民網西寧3月14日電 為進一步加強消費者依法維權意識,督促經營者誠信經營,共同優化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促進全省消費維權工作高質量發展,3月14日,青海省人民檢察院、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青海省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2023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具體如下: 李某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案 【基本案情】 2022年7、8月左右,李某某於民和縣川口鎮川垣新區假日廣場經營某小炒店,在明知罌粟殼系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情況下,將罌粟殼摻入湯料中鹵肉,並對外銷售給消費者食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