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礪技能 守護平安(勞動者之歌)

圖為瑪尼堅在維護救援裝備。本報記者 賈豐豐攝
檢查消防設備、劃定假設區域……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力盟商業步行街的紡織品百貨大樓內,一場消防演練緊張進行。隨著警鈴響起,西寧市城西區西川南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瑪尼堅迅速帶領隊員們探步前進……十幾分鐘后,“火情”成功處置。
“像這樣的演練,我們每周至少進行兩次。”入職18年,瑪尼堅先后完成重大救援任務900余次,搶救遇險群眾1500余人,完成重大消防安全任務1000余次,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讓同事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瑪尼堅的優秀,還有他的認真。“剛入職時,這名藏族青年還不會說普通話,為了更好理解班長講解的業務技能、隊列動作的要領,他每天擠出時間學習,對著錄音機模仿發音,一字一句讀報紙,一筆一畫練寫字。”回憶起瑪尼堅入職以來的點點滴滴,城西區西川南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張建勝深有感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不僅能說、會讀、會寫,業務理論知識水平也有很大提升,如今已是青海消防總隊戰訓示教隊的優秀教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瑪尼堅第一個向中隊黨支部請纓參加抗震救災。他與戰友們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中連續奮戰12天,為6名被困人員挖出了生命通道。其間,瑪尼堅的手指被裸露的鋼筋劃破,簡單包扎后,他又投入救援。
瑪尼堅所在的消防救援站,承擔著82.4平方公裡、6個街道1個鎮的消防安全工作。翻開前不久剛剛做完的全區消火栓設備普查表,瑪尼堅說:“轄區內商圈、居民區密集,有744棟高層建筑、239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這就要求我們的消防安全意識一刻也不能放鬆。”
這兩年,瑪尼堅和同事們還經常走進小區、走進校園,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讓更多人增強預防火災的意識,掌握一定的滅火、火場逃生的方法,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瑪尼堅說,“大家平安是我最大的心願,也是我永遠的奮斗目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辦得好|西寧市主城區生活垃圾由無害化填埋處理轉為焚燒發電處理
-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不少西寧市海湖新區群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表示,附近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散發出的氣味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人民網青海頻道就此事追蹤回訪,並發布了題為《有回音|西寧:垃圾處理新項目將解決張家灣垃圾場臭氣問題》的文章,說明事情原委。…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