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700萬株綠植匯聚全新“綠色屏障”

3月28日,記者從海東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海東市根據氣候和時令,今年春秋兩季將在湟水河兩岸、“三峽”山川坡面、主要景區、城鎮裸露地塊、交通沿線及“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開展“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為重點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700萬株綠植匯聚全新“綠色屏障”,使“生態海東”底色更靚成色更足。
今年,海東市委各部門、市直各單位、駐市各單位將在市體育中心西側植樹區、樂都區朝陽山植樹區開展總規模為106.6公頃的義務植樹﹔樂都區以朝陽山片區、湟水河兩岸、大峽、老鴉峽、城市重要綠化節點、荒山荒坡、“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等區域為重點,完成植樹135萬株﹔平安區以大紅嶺杏福嶺、南繞城高速公路沿線、平安街道及各鄉鎮政府周邊、鄉村道路兩側、“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等區域為重點,完成植樹100萬株。
同時,互助土族自治縣將在塘川河兩岸、山川坡面、主要景區、村庄周邊、“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等區域,完成植樹145萬株﹔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湟水河流域南北兩山坡面、道路沿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礦山復綠及鄉鎮山體為重點區域,完成植樹120萬株﹔化隆回族自治縣在群科北山垃圾場周邊、群科鎮新一村黃河邊、交通沿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等區域,完成植樹115萬株﹔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在鄉鎮村庄周邊荒山荒坡、道路兩側、礦區生態治理修復區、“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等區域,完成植樹70萬株。
近年來,海東市主動融入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和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深入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制定出台黃河海東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扎實推進國土綠化鞏固提升三年行動,大力實施“333”全域生態振興工程,持續開展春秋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不斷筑牢青海東部生態安全屏障,營造林貢獻率連續7年青海全省最高,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6%。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玉樹: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野生動物頻頻“出圈”
- 雪豹、金錢豹等旗艦物種在玉樹同框出現﹔野生歐亞水獺在玉樹市扎曲河畔“嬉戲打鬧”……近年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頻頻因為或萌態十足或野性滿滿的野生動物“出圈”,這恰好是生態環境向好的見証。 玉樹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的發源地及水源涵養區,“三江源水源地”入列“中國好水”。…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