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1條責任清單共護江源草木葳蕤

人民網西寧3月3日電 (楊啟紅)3月3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青海省林(草)長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管理責任清單》(以下簡稱《責任清單》)。《責任清單》立足青海草原工作實際,梳理形成責任清單21條,包括草原資源管理、草原保護、草原修復、草原行政執法、草原征佔用管理等內容。同時,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還公布了《青海省鄉土草種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名錄》主要以青海省目前通過國家審定登記的16個品種為主,共涉及1個科7個屬16個牧草品種,包括品種類別、學名、登記號、申報單位、品種特性、主要用途、栽培技術要點及適宜種植范圍等內容。
發布會現場。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據介紹,《責任清單》是青海省加強林(草)長制工作的重要舉措,對於草原保護修復和管理意義重大。其中,草原資源管理包括草原法律法規體系建設、草原資源監督管理、草原三權分置、草原防火、草原監測評價、草原碳匯等﹔草原保護包括草原自然公園建設、基本草原保護、草畜平衡區管理、草原科學利用、草原野生植物採集、規范草原經營權流轉管理等﹔草原修復包括國土綠化、草種基地建設、有害生物防控、草原統計制度建設等﹔草原行政執法包含完善草原違法舉報、案件督辦和執法責任追究機制、普法宣傳等﹔草原征佔用管理包含依法辦理使用草原相關手續、開展草原變化圖斑核查等內容。
青海有天然草地5.92億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57.67%,佔全國草原面積的14.92%。草地是青海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水土保持和調節氣候等生態功能,還發揮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的重要功能。近年來,青海先后實施了草原補獎、草原生態治理等重大政策和工程,制定《青海省全面推行林(草)長制實施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層級管理體制機制,強化責任落實,不斷夯實草原保護管理工作基礎。
同時,依托青海省種質資源優勢,加強鄉土草種育-繁-推體系建設,加大草原保護修復的保障支撐力度。經多年努力,青海省草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2022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7.9%,年牧草產量穩定在9000萬噸以上。建成草種繁育基地30萬畝,年生產各類草種1萬噸,形成了良好的保護發展格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