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江河之源

青海著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踐行生態保護的實際行動

——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1月29日12:21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同時明確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省情定位、“三個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自覺將“保護好青海的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的殷殷囑托銘記在心、緊抓在手、付諸行動,團結帶領全省600萬各族兒女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成果轉化為踐行生態保護的實際行動。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過去十年,青海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產業“四地”建設為牽引,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十年來經濟總量年均增長7%。

省委省政府自覺把工作著力點放到打造好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好產業“四地”上。11月3日,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青海省加快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總體規劃》《青海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指導方案》《青海省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范》等政策文件,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行動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扎實推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

省委印發《關於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行動方案》,省政府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青海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青海零碳產業園總體規劃》通過評審,《農業農村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行動方案》聯合印發……

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身為勞模的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源分公司副總經理袁世聰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今后將以更高的責任感、使命感,為全面提高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建設現代化鹽湖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無機鹽化工產業基地、助推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推進環境污染防治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近年來,青海持續深入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物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農業農村及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等污染防治攻堅戰八場標志性戰役,統籌推進燃煤、移動源、大氣面源污染治理,大氣、水體、土壤、礦山等方面綜合治理成果顯著。

省委省政府著力在補短強弱、鞏固拓展和加壓提標上下功夫,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行動聚焦到落實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注重在健全領導責任、企業責任、全民行動和監管等方面克難奮進,集中攻堅重點領域特別是群眾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下一步,將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保持定力、增強韌勁,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堅持減存量、遏增量齊抓共推,堅決守牢‘環境質量隻能變好、不能變壞’的底線,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湯宛峰在深化學習認識中談道。

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近年來,青海省全面推開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綠色發展新高地、國家公園示范省新高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新高地、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高地“七個新高地”建設,在全國率先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省委省政府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把握“水”是串聯這一有機統一體的核心,制定出台《青海省建立健全“中華水塔”守護人體系實施方案》,聚焦保水養水、治水用水、興水利水、愛水護水4個重點領域11個方面梳理提出174項重大任務和項目清單,逐一明確生態系統保護、治理、修復的責任主體和時限要求,努力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守護好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生命之源。

日前,黨的二十大代表、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實驗室主任、農業推廣研究員祁洪芳在線上面向農業農村部門干部職工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時,講述自己參加黨的二十大的收獲感想:“通過這次參會,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全國人民對青海生態和青海湖裸鯉保護的重點關注,作為一名基層農業推廣研究員,這讓我覺得十分驕傲和自豪,今后我將立足本職,充分發揮代表職責和模范帶頭作用,維護好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好青海湖水生態系統穩定。”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李曉南在日前召開的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上表示:“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來指導青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重點要抓好青海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和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建設,努力推進青海五大板塊的生態保護,用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實踐,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青海的新經驗、作出青海的新貢獻。”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提出“希望青海在實現碳達峰方面先行先試”的重大要求。

青海是巨大的碳匯盈余地,青海堅持供給、消費、固碳三端發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努力為全國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青海貢獻。基於此,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實際、資源稟賦和產業布局,緊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部署,進一步聚焦對表,明確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的思路方向和具體舉措。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馬統邦介紹:“下一步,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抓緊印發‘1+6+8’碳達峰實施方案,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有序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代表、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變電檢修中心職工錢建華表示,“將用心用情宣傳、用創新創造踐行、用實干實際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感染更多身邊人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助力青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來源:青海省委辦公廳)

(責編:陳晶、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