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71億元 惠及15.1萬人次

11月18日,記者從青海省民政廳了解到,今年疫情以來,省民政廳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做好疫情期間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統籌運用各項社會救助政策,不斷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力度,有效履行了民政兜底保障職能,全省累計實施臨時救助15.1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71億元。
今年以來,全省民政部門持續加大低保政策落實力度,對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家庭,及時納入低保范圍,於8月份為全省36.7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0.73億元,全面落實價格臨時補貼政策,對因疫、因災、因病等原因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低邊家庭及時給予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方面的救助幫扶措施,全力兜住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底線。
持續加大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暫時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和生活困難未就業大學生等青年的救助幫扶力度,依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結合實際情況酌情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重點關注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脫貧人口中因疫、因家庭成員被隔離收治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根據需要直接給予臨時救助。對受疫情影響造成基本生活暫時陷入困難的在青寧務工、滯留青海省外省籍、流浪乞討人員等,通過臨時救助解決好住宿、飲食等方面存在臨時性困難。截止到10月底,全省臨時救助非本地戶籍困難群眾304人次,發放資金34.87萬元﹔救助失業困難人員1823人、發放資金209.08萬元﹔救助受疫情影響基本生活的低保、特困等保障對象1310人次、發放資金245.42萬元。同時,靈活運用“資金+物質”救助模式,在發放臨時救助金的基礎上,通過發放群眾急需的米面油、蔬菜包等生活物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的形式,科學實施分層分類救助,滿足保障對象現實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西寧進一步加強優化防控措施 遏制病例數上升勢頭
- 人民網西寧11月16日電 本網從西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針對在核酸檢測篩查中發現504例陽性感染者,其中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42名陽性感染者的情況,西寧持續加強重點場所管控,壓實重點行業責任,做好貨運物流隱患排查,加強改善核酸檢測工作,進一步加強和優化防控措施,堅決、果斷、迅速遏制病例數上升勢頭,盡快控制本輪疫情傳播。 西寧市政府副秘書長余康介紹,加強重點場所管控方面,西寧對商超、市場等,嚴格落實錯峰限流、雙碼查驗、消毒消殺等措施﹔對餐飲保障、餐飲、外賣、農貿市場、藥店、個體經營6類行業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進行摸排、檢查、統計,建立工作台賬﹔全面排查方艙醫院、定點醫院、在用和新啟用集中隔離點的風險隱患,嚴防交叉感染和風險外溢。…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