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黃河青海流域水鳥及棲息地同步調查成果豐碩

共記錄到水鳥40種166984隻

2022年11月04日08:48 |
小字號

11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日,省林草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澤曲國家濕地公園、黃河源園區黃河鄉生態保護管理站、澤庫關秀小微濕地等地同步開始水鳥及棲息地調查工作。

經過10多天的調查,共記錄到水鳥40種166984隻,隸屬7目12科。本次調查分布有國家級保護鳥類共計5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2種,分別為黑鸛、黑頸鶴﹔國家Ⅱ級保護鳥類3種,分別為鴛鴦、大天鵝、鹮嘴鷸。

“按照統一的調查方法和技術標准,多人多點同時對不同區域或同一區域不同地點的水鳥的分布、種群數量、棲息地、受威脅因素及保護現狀進行調查,更能有效反映出濕地生態特征以及保護管理的現狀,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乃至整個黃河流域的濕地保護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省林草局濕地保護管理處處長馬建海介紹。

據了解,為全面貫徹落實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推動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及維護黃河流域水鳥及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為青海省搭建系統的、開放的黃河青海流域水鳥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體系,省林草局還編制了《黃河青海流域水鳥及棲息地同步調查項目實施方案》,旨在為建立健全系統完整的黃河流域水鳥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體系提供科學依據,為評估黃河流域濕地生態健康狀況及保護修復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責編:張莉萍、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