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優秀黨員故事
周全中:扎根河湟大地 奉獻三尺講台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截至2021年6月5日,青海省共產黨員總數為42.53萬名,他們在高原大地、各行各業,為青海發展、民族興盛默默奉獻,貢獻力量,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撐起了應有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為營造學習宣傳貫徹青海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濃厚氛圍,人民網青海頻道聯合青海省委組織部推出《青·聽|優秀黨員故事》系列報道,傾聽他們用責任和擔當書寫初心和使命的故事。
在三尺講台上奉獻30個春秋,擔任6屆初中畢業生班主任和8屆高中畢業生班主任,培養了1400余名優秀學子,先后獲得青海省優秀教師、青海省勞動模范、青海省杰出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30年來,青海省海東市第一中學黨總支部副書記、教師周全中不僅成為學生心中可親可敬的好老師,也用青春和熱血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周全中給學生們上課。本人供圖
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對待教育,對待學生,周全中一直是個“有心人”。他始終堅信教師隻有和學生充分交流才可以交心,除了正常上課,總是擠時間和學生在一起。不管有多忙,在每周的班級體育課上,都會和班級學生一起運動,走近學生。
在周全中的教學生涯中,學生們給他起了許多親切的“外號”,其中,“雞蛋老師”是學生們對他最親切的稱呼。為了給班裡的住校生加強營養,周全中自掏腰包,每天給這些住校生每人煮一個雞蛋,並親自送到學生手中。周全中每晚都會去超市買雞蛋,時間久了,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雞蛋老師”。他的家人也非常理解,妻子每天按時煮好雞蛋,第二天早上由他帶給學生。有時候,早晨走得急,忘記了帶雞蛋,便讓兒子送到學校。就這樣,周全中老師默默地給學生煮雞蛋、送雞蛋堅持了8年。
周全中給學生們指導學習。本人供圖
多年來,他總是隨身攜帶一本便利貼,把學生身上的問題以及學生的成長進步一一記錄下來。《班級日記》是周全中與學生交流的獨特方式,學生會把自己平時不好意思說的話寫在班級日記裡交給他。一位來自單親家庭的女孩,親切地稱周全中為“周爸爸”。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周爸爸一直告訴我‘老師在乎你’,是這句話讓我找回了自信,打開了心扉,周爸爸讓我體會到了父愛般的溫暖……”特殊的家庭環境讓這個女孩有些自卑,不願與人交流。周全中了解到她的情況后,通過家訪、評語、日記等方式與她交流,女孩慢慢地開始與他人交流溝通,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最終順利考上了大學,開始了新的學習和生活。
周全中給學生們指導學習。本人供圖
作為一名黨員,他有自己的一種堅持和信念,那就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堅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他的言行深深影響和教育著周邊的師生。地上雜亂的紙片,他彎腰去撿﹔桌上零亂的書籍,他隨手整理……教室就是他的家,教書就是他最重要的事,是一生的事業。周全中所做的一切都被全班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他的影響下,全班學生被深深感染,樂觀和自信洋溢在每個學生臉上。任黨總支部副書記以來,周全中積極督促、指導全校黨員教師主動講思政課,讓思政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各類課程和學生日常教育,日常教學中經常向學生講授黨史和黨的理論政策,牽頭打造的思政課得到學校和教育局的肯定,並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巡回講授。
說起從教這麼多年來最大的感受,周全中說:“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我從教的動力。上善若水,靜待花開。希望我的努力能綻放最美的教育之花。”
一年又一年,一屆又一屆。周全中始終在崗位上堅守著黨的理想信念,守護著孩子們的成長。有課上的日子就是他最快樂、最享受的時光,在三尺講台上把黨的教育主張傳播出去的每一分鐘,就是他最幸福、最幸運的每一刻……(楊玥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