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艱辛探索,引領我國海洋生態系統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唐啟升: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潛心科研 砥礪創新)

本報記者 馮 華

2020年11月02日09: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唐啟升(中)考察山東省榮成市東楮島海洋牧場與休閑漁業。

吳思強攝

  人物小傳

  唐啟升,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黃海水產研究所名譽所長。他長期從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研究,是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和大海洋生態系研究的奠基人,為我國漁業科學與海洋科學多學科交叉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做出突出貢獻。他在漁業生物學、資源增殖與管理、遠洋與極地漁業等方面有多項創新性研究,提出“碳匯漁業”“環境友好型水產養殖業”“資源養護型捕撈業”等漁業綠色發展新理念,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

  在如今這個萬物皆可連接的時代,唐啟升院士沒有手機,隨身攜帶的“最先進”的電子產品是一部1998年購買的商務通。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位77歲的院士排斥新鮮事物,恰恰相反,對時下流行的“雲會議”,唐院士熟悉得很,甚至主動提出通過視頻採訪的形式與記者交流。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唐啟升引領的大海洋生態系研究,與國際學術前沿幾乎同步進行,使我國成為最早介入大海洋生態系研究和應用的國家之一。這之后,他提出的碳匯漁業、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等理念,也都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在唐啟升院士看來,做科研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我做成一件事,一般要十多年的積累。有了夢想,有了追求,就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向前,不能浮夸,更不能弄虛作假。科學進步在多數情況下是緩慢的、積累式的,往往不能一蹴而就。”

  筑夢海洋始於鯡魚,12年瞄准一條魚

  2019年,是唐啟升從事科研工作第五十個年頭。在他自己撰寫的科學年表中,衡量時間的長度常常以十年為期。

  1969年,青島臨海的太平路上,新鮮漁獲裡一縷藍晶晶的銀光吸引了唐啟升的目光。從小在海邊長大,又從事漁業科學研究的唐啟升,竟不認識這種魚。他大感疑惑,查閱資料后,發現這就是世界著名的鯡魚,在中國俗稱青魚,分布在黃海。“令我興奮的是這種魚的種群數量在世界、太平洋甚至黃海都可能有長期波動的歷史,即種群數量一個時期很多,一個時期又很少,差別很大,為什麼?”

  帶著好奇,唐啟升開啟了科研工作的起點,研究鯡魚及其種群動態,沒想到一做就是12年。

  為了研究鯡魚的分布和習性,唐啟升每年至少有一個半月在鯡魚產卵地收集生物學資料並調查走訪漁民,經常是徒步行走一二十裡地,翻山越嶺是家常便飯,路上全靠燒餅充飢。累了就躺在沙灘上睡一覺,醒來繼續趕路,自行車都是奢侈的代步工具。“有時候忘了買燒餅,就得餓肚子,可是下一次照樣不長記性。”回憶起年輕時的艱辛,唐啟升哈哈大笑,不以為苦。

  就這樣,唐啟升走遍了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東岸的每一個鯡魚產卵場。為了獲取第一手數據,他還組織了一個由三對250馬力漁船組成的調查組,對黃海深水區鯡魚索餌場和越冬場進行28個航次的海上調查,揭示了太平洋鯡(青魚)在黃海的洄游分布和種群數量變動規律,推動了新漁場的開發和漁業的快速發展。

  要判斷鯡魚的年齡,需要根據鯡魚的鱗片和耳石來看年輪特征。當時科研條件有限,唐啟升就利用投影儀將鱗片上的輪紋投影到牆上,再一一手繪下來,以便確認年輪特征以及和偽輪的區別。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時關於黃海鯡魚研究的文獻資料,一半以上都出自於唐啟升之手。

  研究成果頻出,唐啟升卻感到進入了科研的瓶頸期。“我自己總覺得,研究的路越走越窄,關於漁業資源波動的原因,有很多問題找不到答案。”

  潛心研究大海洋生態系,在世界科學前沿佔據一席之地

  幸運的是,這樣的困惑沒有持續太久。上世紀80年代初,唐啟升作為訪問學者先后到挪威海洋研究所,丹麥國家海洋漁業研究所,美國馬裡蘭大學、華盛頓大學等海洋研究機構開展“環球訪學”。在這裡,他發現自己遇到的困惑與歐美科學家經歷了100多年種群動態、資源評估和漁業管理研討之后遇到的困惑如出一轍。

  “我到挪威不久就發現,我的困惑也是歐美漁業科學家的困惑。不同的是他們困惑了100多年,我才12年!我有意無意地踏進了世界漁業科學新研究領域的探索行列中,新的動力、新的方向促使我加倍努力。”

  1984年,唐啟升領銜啟動了我國上世紀50年代以來黃海第一次全海區周年的漁業生態系調查,跳出了100多年來漁業種群動態研究以單種為出發點的藩籬,開始從大海洋生態系的前瞻性角度研究種群變化。

  一番探索,又是十多年的磨礪,唐啟升逐漸形成了海洋生態系統研究的學術思想。全球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GLOBEC)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逐漸形成的新學科領域,是漁業科學與海洋科學交叉發展起來的新學科領域,也是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基礎研究。唐啟升明確了海洋生態系統研究由理論、觀測、應用三個基本部分組成,包括側重於基礎研究的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觀測系統的海上綜合調查評估和常規監測、側重於管理應用的大海洋生態系。

  理論創新大大推動了應用成果落地。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唐啟升根據“高營養層次重要魚類的生態轉換效率與營養級存在負相關”的科學發現,提出了與歐美國家不同的資源可持續管理的策略(即非頂層獲取策略),形成了漁業資源恢復是一個復雜而緩慢的過程、中國近海生態系統研究的重要出口在水產養殖等認識。圍繞這些重要的新認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開展了許多相關研究,為漁業綠色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科學依據。

  經過唐啟升等中國科學家的努力,我國大海洋生態系研究讓國際同行刮目相看,在世界科學前沿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你們發現了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全球大海洋生態系知名學者謝爾曼教授高度評價唐啟升的研究成果,認為我國在大海洋生態系研究方面提供的創新評估方法和管理措施相結合的觀點,為推動重建捕撈漁業並引入更為高效的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方法提供了科學基礎,應該在全球范圍內推廣示范。

  志在“耕海牧漁”,促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2000年,唐啟升第一次參加院士大會,會上他講了一句話:“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這是唐啟升的科研初心,也是他的大海洋之夢更加具體的追求目標和動力。圍繞著從海洋中獲取更多的優質蛋白,他從一名科技工作者成長為戰略科學家,為海洋強國建設出謀劃策。

  “1950年,中國的人均水產品佔有量僅有1.7公斤。現在,世界3條水產養殖魚中有2條是中國的。”說起這些年漁業發展的成就,唐啟升非常自豪。但是如何實現水產養殖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縈繞在唐啟升心頭的大問題。

  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開展戰略咨詢研究,唐啟升多次向國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建議報告,先后提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等院士專家建議10項,促成《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關於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有關文件發布。

  唐啟升告訴記者:“中國漁業綠色發展的探索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我們在2017年提出關於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建議,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水產養殖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協同共進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新時代漁業能有更大的發展。”讓他欣慰的是,2019年,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新時代漁業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些關系國計民生的政策建議,凝聚著唐啟升“十年磨一劍”的心血。

  盡管已經70多歲,唐啟升仍然精神矍鑠,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孜孜不倦地投身於中國工程院的戰略咨詢項目、國家“十四五”海洋規劃、漁業學科建設與發展等工作中。曾經擔任過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的唐啟升,如今還是所裡的名譽所長,他的嚴謹治學與勤勉不懈,也一直影響著黃海水產研究所裡的年輕科研人員。

  “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的現在和未來,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是我的奮斗目標。”將自己比作“耕海牧漁者”的唐啟升如是說。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