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西寧人·雲端故事會

飛機在海湖新區上空調頭的那一刻,我便知道是到家了

講述人:孫夢婷

2020年09月10日09:57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孫夢婷幼年照 現就職於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珠海供電局

25歲的年紀似乎與一座城的見証者相差甚遠,但正是因為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才讓我有幸在這樣的年紀也可以見証到家鄉的繁華變遷。

對於海湖新區最初的記憶要從10年前正式步入高中生活開始。2010年,學校還位於如今西寧市委黨校的位置,當時的校園,教學樓雖不是破舊不堪,但也是飽經滄桑,每次到了下雨天,學校外的積水就變成了一條淺淺的河,為操場拔草也成了當時課外的勞動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一年的高一生活后,我們作為第一批幸運兒搬去了現在海湖新區的新校址,同時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海湖新區的第一批新居民。

還記得當時優美的校園外到處都是一片空地,空曠的四周讓嶄新的校園看上去似乎有些突兀。新開辟的公交線路似乎也成為了每周回家的專車。作為那時新區為數不多的新居民,我們也曾為停電停水而被迫放假的那個下午偷偷暗喜過。但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周圍的各項設施設備就加速完善了起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操場對面的體育館,從最初的鋼筋水泥架,到每天多一片又多了一片的明亮玻璃,好像每周的體育課都有新的發現。就這樣,隨著體育館一天天的建成,我們也畢業了。那座新建的體育場就像是鳥巢的形狀一樣,永遠等待著我們這些在外游子歸家。

慢慢地,我的家也搬去了那邊,科技館,大劇院,各大商業綜合體、金融廣場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這快速發展的速度甚至讓每半年回來一次的我都有些跟不上腳步。家門口的濕地公園變成了陪伴家人最好的去處。現在每次回家,飛機在海湖新區上空調頭的那一刻,我便知道是到家了,因為家鄉的燈火總是那麼璀璨而又溫暖。(本網記者蔣瑩整理)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