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照護師——

像家人一樣照護患者(消費視窗·體驗新職業④)

本報記者 申少鐵

2020年08月19日10: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健康照護師趙朝剛在病房照護患者。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

  有這麼一群人,每天幾乎寸步不離地守護患者:喂飯、洗浴、翻身,幫助做康復運動,預防意外傷害,進行心理疏導……他們往往被人們稱為“護工”。今年公布的國家職業分類目錄中,“護工”被確定為正式的新職業——“健康照護師”。

  健康照護師每天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對自己的職業前景有什麼期待?近日,記者走進醫院病房,對健康照護師趙朝剛進行了採訪。

  一進病房就忙個不停

  “晚上一有響動,我就會起身照護,很難完整地睡一個好覺”

  8月5日晚上7點,記者走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住院部四層病房,看到趙師傅正在用手帕輕輕給患者老張擦洗面部。

  趙師傅名叫趙朝剛,是北京京衛衛生人力資源管理公司(以下簡稱京衛公司)派駐在北京朝陽醫院骨科病房的健康照護師。

  “趙師傅真細心,我感覺舒服多了!”病床上的老張話語間充滿感激。

  8月4日下午,59歲的老張使用兒子新買的健腹輪鍛煉。一不小心摔倒了,造成頸椎脊髓損傷,脖子以下的身體完全麻木,不能動彈。他被緊急送到北京朝陽醫院救治。經過醫生救治后,老張傷勢穩定,但需要住院治療。主治醫生認為,老張需要全天候專業照護。於是,老張家屬請來了趙師傅。

  “慢一點,別著急,千萬別嗆著。”該喝水了,趙師傅用帶吸嘴的水壺喂老張喝水。喝完水,趙師傅又喂老張吃了兩片蘋果和幾塊西瓜。

  “喂患者吃水果也有講究。得先喂酸的,后喂甜的,這樣患者會吃得更好。”趙師傅對記者說。

  吃完水果后,老張情緒比較好。趙師傅准備給他做康復訓練。隻見趙師傅先是用雙手握住老張的右手,輕輕地反復揉捏﹔之后,他又托起老張的右小臂,來回屈伸。

  在趙師傅的指導下,並經過老張的同意,記者也試著拿起他的左手,開始學著趙師傅的動作,做起了手臂康復。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因為是重復的機械運動,實際上很累。不到10分鐘,記者已經手臂酸痛,出了一身汗。

  看記者有些累了,趙師傅找來一把椅子,讓記者在床邊坐下。他繼續站著,幫助老張做腿部康復運動。

  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老張對趙師傅說,想睡一會兒。

  “咱先翻個身。”趙師傅對老張說。他從床頭櫃裡拿出兩個頸托放在老張枕頭邊,然后用雙手輕輕托起老張的頭部,將一個頸托輕輕墊在頸椎下方,然后再放一個頸托固定住老張的脖子。之后,趙師傅用手托住老張的頸部和腹部,記者試著托住老張的雙腿,然后一起用力,輕輕將老張翻過身來。

  隨后,趙師傅用一個小枕頭墊在老張的腰部,讓他更加舒服。翻完身后,老張很快就睡著了。

  快到晚上10點了,京衛公司趕在病房熄燈前給趙師傅送來了一張折疊床,讓他靠在患者床邊休息。“如果患者醒了,一有響動,我就會起身照護。”趙師傅說,“現在我已經養成了這種職業敏感,很難完整地睡一個好覺。”

  “這樣沒日沒夜地忙,累不累?”記者問。

  “累,但已經習慣了。”趙師傅說,“看到患者康復出院,聽到他們說‘謝謝’,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寸步不離陪在患者身邊

  對於患者的康復和住院期間的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趙師傅很專業,照顧我像家人一樣,讓我心裡很溫暖、踏實。”老張說,自己的兒子和兒媳都要上班,這次住院,要是沒有趙師傅,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趙師傅心裡裝的都是患者。為了更好地照護患者,他嚴格縮減了自己的私人時間,刷牙、洗臉必須在幾分鐘內完成。

  “遇到年紀大的重症患者,照護起來難度很大。”趙師傅對記者說,比如老年痴呆患者,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來照護。如果是家屬來陪護,往往一個晚上就會“累趴下”。

  上個月,趙師傅照護的病人是70歲的老王。老王在家起身拉窗帘不小心摔倒,導致小腦受損。趙師傅堅持護理老王18天,直到他基本康復出院。

  “老王躺在病床上,每次疼痛的時候都會抓住我的手,說我是他的親人。”趙師傅回憶說,看到老王那麼信任自己,心裡非常感動。老王出院后,他兒子開車接趙師傅去家裡吃飯。那一天趙師傅感受到自己工作帶來的成就感。

  “每次我隻照護一個患者。”趙師傅說,他除了洗漱、上廁所,所有時間都陪著患者,連吃飯都在病房裡。他照顧的大多是因外傷導致的神經受損患者,身體失能,必須仔細看護,防止摔傷。

  “如果是剛做完手術的患者,還要緊盯著患者輸液。哪怕是深夜,也要緊盯著,一瓶藥快輸完時,得去叫護士過來換藥。”趙師傅說。

  “醫院住院部的護士要同時護理很多患者,不可能每天24小時護理同一個患者。而健康照護師可以寸步不離地陪護在患者身邊,大大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對於患者的康復和住院期間的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京衛公司駐北京朝陽醫院項目部負責人謝連華說。

  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不是簡單地陪護在患者身邊,而是要不斷學習康復、營養、運動、護理以及基本的醫學知識等

  “在醫院工作時間長了,我已經將醫院當成第二個家。”趙師傅說,2007年,他從河南駐馬店農村來到北京當護工,已經堅持13年了。

  “對這份工作,我挺滿意的。”趙師傅自豪地說,在醫院裡,患者和醫護人員對他很尊重,“每當醫院的領導說我們也是醫護人員時,我心裡感覺很欣慰!”

  趙師傅今年51歲了,上有年邁多病的父母需要照顧,下有剛結婚生子的兒子需要支持。“我現在身體還不錯,希望能多干一陣。”趙師傅對記者說。

  “我已經愛上了這份工作,用了10多年時間鑽研和學習,技能不斷完善。我目前的身體狀況,干到60歲不成問題。”趙師傅笑著說。

  “健康照護師不是簡單地守在患者身邊,而是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比如康復、營養、運動、護理、基本的醫學知識等。”趙師傅介紹說,自己接受過三種培訓:第一種是公司內部培訓,比如文化知識、禮儀禮貌等行為規范﹔第二種是醫院科室的培訓,護士長每周會培訓特定患者的護理技巧﹔第三種是護理學校的護理綜合知識培訓。

  “現在,我最大的心願是將自己的照護經驗傳授給年輕同事。”趙師傅說,他開始參與公司內部培訓,作為指導老師,給年輕同事傳授照護經驗。此外,他還經常在崗位上帶新同事,手把手指導他們照護患者。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