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適勢求是)

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2020年08月11日10: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也是我國社會長期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繼續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具有內在聯系。獨立自主是對外開放的基礎和前提。隻有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才談得上真正的對外開放。任何一個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要取得成功,都必須緊緊依靠自己的力量。開放是由自主能力決定的,並隨著自主能力的發展而發展變化。同時,對外開放有助於獨立自主能力的增強。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吸收和利用世界先進科技、管理經驗等,不僅能夠加快本國經濟發展,增強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而且可以增強本國獨立自主的能力。開放的過程也是經受鍛煉、提升能力的過程。因此,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

  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一個國家由於社會實踐的情況或國情不同,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面臨的形勢、針對的問題、著力的重點不同,二者的內容、相互作用的形式以及統一的方式也不同。正是實踐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引起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變革,促進二者關系不斷調整,形成新的結合。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就是在這種互動中不斷向前推進的。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是解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的密碼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堅持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帶領全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同時實行改革開放,既大力引進來又積極走出去,不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深度融合、共同發展。實踐証明,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是中國改革發展成功之道,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新時代中國強調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而言的。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日益緊密,相互依賴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關起門來孤立發展,必須同舟共濟、開放合作。這就要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貫徹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在開放合作中謀求自身發展,以自身發展推動世界共同發展。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看待對外開放,其旨歸就在於實現互利共贏,增進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這就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發展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開放合作,加強發展的內外聯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當然,擴大對外開放與堅持獨立自主是並行不悖的,不能單打一。以經濟技術的引進、交流為例。實踐表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引擎,必須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把發展主動權、創新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如此,才能贏得發展和開放的主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現在搞開放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同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總體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臨更深層次的風險挑戰。伴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很多問題、很多挑戰不再局限於一國內部,也不再是一國之力所能應對的,這就離不開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目標在於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使之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要求。全球治理體系應當是世界各國共商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獨自掌握。因此,必須摒棄叢林法則、零和博弈的舊思維,抵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逆全球化,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執筆:豐子義)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