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藏族自治州以災后重建需求和新玉樹發展長遠之計出發,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不斷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創新人才工作思路,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工作熱情,創建人才發展平台,通過強基固本、立杆提素、豐枝提能,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為促進玉樹“兩個越來越好”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樹牢“育才”理念
近年來,玉樹州把“堅持黨管人才,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盡可成才”的理念貫穿於人才工作始終,應時代之需育可用之才。堅持黨管人才。做好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通過日常教育、黨史國情培訓、座談交流等方式,增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感和向心力。積極鼓勵人才中的黨員站排頭、當標杆、樹形象,充分展現新時代人才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激發人才活力。堅持培養和造就充滿智慧、素質優良、敢闖善干、“為我所用”的人才隊伍,廣開進賢之路、廣納英才,用情懷滋養人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實現追趕超越的正能量,為新時代新玉樹實現新跨越新發展,最廣泛地凝聚各方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建立“培才”體系
近年來,玉樹州堅持因地制宜、因勢而為,緊緊圍繞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生態畜牧業、規模養殖業發展等方面,重點培養對產業發展帶動力強的實用型、復合型人才,圍繞新能源產業、水利保障、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切實培養熟悉相關技術,並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通過建立健全符合實際的人才培養體系,有效發揮人才這一第一資源的重要作用,為新玉樹的建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牢固樹立開放合作的人才發展理念,走借勢借力集聚人才的“玉樹路徑”,立足“專業化、本土化、民族化”的培養原則。
做實“引才”之路
探索推進“人才智力、技術項目”一體化引進的“組團”模式,從單純的“找人”“找資源”逐步向智力支撐、技術支持、項目合作一起引進轉變,從“單一”引進向“團隊”引進轉變。注重智力引進。以建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契機,充分利用玉樹獨特的自然、人文等資源,採取項目引才、合作引才等方式,廣泛吸引省內外生態、旅游和文化方面的專家人才來玉樹開展智力幫扶。積極搭建與科研院所智力支持的合作平台,以科技助推產業、生態、文化等高質量發展。開展柔性引進。依托“博士服務團”“京青專家服務活動”等,推動建立多載體多層次的柔性人才合作幫扶關系,通過兼職服務、擔任顧問等方式聘請急需緊缺人才,每年柔性引進中高端人才6名。
營造“用才”環境
注重從政策、制度、協調、服務、保障等方面,積極營造敬才愛才、見賢思齊的社會環境,使人才在政治上受重視,社會上受尊重,經濟上得實惠,能力上受鍛煉,為玉樹的發展盡其所能。建立培育人才的管用制度。健全完善黨管人才、管理服務、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經費投入等相關機制。近年來,先后制定出台6項具體工作措施。並設立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為開展好工作提供物質保障。打造留住人才的溫暖之家。大力推進“人才之家”建設,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整合各種資源建立人才公寓和人才社區2處,創建“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3處。整合援建資金、政府投資,為玉樹人才培養引進、智力儲備、學習進修、激勵獎勵等方面提供資金幫扶,助力人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