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青海湖畔最美的風景

董 慧

2020年07月15日09:48  來源:青海日報
 

“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行動啟動現場。青海日報記者 董慧 攝

在青海湖碼頭,共青團青海省委志願者隊伍“青馬小分隊”與景區游客、工作人員、社區居民共同開展抖音短視頻拍攝活動。青海日報記者 董慧 攝

“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公益林植樹活動在青海湖畔舉行。團省委供圖

  “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公益林植樹活動在青海湖畔舉行。共青團青海省委供圖

  青海湖,這顆青海大地上如“藍寶石”般澄澈耀眼的高原湖泊,是青海的一張靚亮麗名片,也是青海省筑牢生態之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裡不僅是水—鳥—魚共生的生態樂園,也是青海重要的生態屏障。今天,當生態文明理念在青海大地深深扎根時,青海湖的生態意義正日益凸顯,青海各族兒女深知青海湖雖然很大但絕不能變小,青海湖雖然很美但絕不能變丑,青海湖的水雖然很淨但絕不能污染,青海湖的名聲雖然很好但絕不能毀壞。

  “愛青海湖就是愛青海。”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到保護青海湖的行列中來。從政府到民眾,大家精心構架守護青海湖碧水青山的“綠色連心橋”,描繪著志願服務的“最大同心圓”,共同用汗水讓這顆高原藍寶石更加光彩奪目,用愛心讓“大、美、淨、好”成為青海湖永久的靚麗名片。

  人人參與,做青海湖生態文明踐行者

  在青海全力推動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的當下,青海湖的自然、生態、人文和諧和發展變得尤為重要。從“5A”向“大美淨好”進發,從傳統觀光旅游到綠色生態發展,青海湖在新時代面臨著新課題,每個青海人都在思考著,應該怎樣才能把保護青海湖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從而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堅定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為保護建設美麗青海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去年8月10日,由青海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牽頭的“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行動啟動,為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青海湖保護行列中提供了歷史的契機。

  當天,來自團省委志願者方隊、“藍嘟嘟”志願者健步行方隊、省婦聯志願者方隊、省生態環境廳志願者方隊、海南藏族自治州志願者方隊、海北藏族自治州志願者方隊、旅行社代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工作人員等1200多人參加活動,為“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行動拉開了大幕。

  旦木秋毛措家住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鎮,那裡有“藏區門戶”“進藏咽喉”“青藏高原第一鎮”之美譽。為了給家鄉的綠水青山做點事情,旦木秋毛措和全鎮的姐妹當起了志願者,一起傳播生態、綠色發展理念。以“美麗家園”建設活動為載體,她們積極參與到“清潔衛生我先行”“綠色生活我主導”“家人健康我負責”“文明家風我傳播”的行動中,動員各自的家庭成員和周圍婦女參加志願活動,整治私搭亂建及“臟亂差”。“旦木秋毛措”們用自己的朴實行動為保護青海湖做著自己的貢獻。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團省委自覺扛起組織動員青少年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把“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行動與“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等青年志願服務品牌結合起來,開展“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進校園、我在青海湖畔有棵樹等主題實踐活動,引領全省志願服務工作方向。去年共青團組織和青年志願者組織累計開展各類“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主題實踐活動40余場,青少年和農牧民參與人次上萬。

  6月5日,2020年“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行動,志願者再次齊聚青海湖畔,共同發出環保心聲,紛紛表示,保護青海湖不只是口號,要身體力行用行動去踐行。開展了生態文明理論宣傳、環保意識教育,以及水源地保護、植綠護綠、撿拾垃圾等活動﹔還舉辦了低碳環保創意大賽、演講比賽、環保簽字儀式、環保問卷調查,沙化治理、草場保護、植物種養環境體驗等,參與的青少年們在動感中培植、在實踐中萌芽環保意識。

  主動扛責,努力打造志願服務新品牌

  “把綠色奉為夢想,把環保視為行動,用自己的青春與激情,奏響追求生態文明夢想的樂章。”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志願者尤魯青如是說。

  作為資深的環境教育工作者,尤魯青深切地感受到政府在生態環境保護層面做出的種種努力和探索,從而把做青少年環境教育工作當做了她的事業和追求。這些年她帶著孩子們深入濕地,觀察野生動植物,讓孩子們現場體會生態保護實例。青海湖鳥島國家重要濕地、剛察沙柳河國家濕地公園、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等都成為孩子們的教育實踐基地。“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教育孩子們在外出時不亂扔垃圾、不傷害動物、不破壞環境。”尤魯青說。

  6月26日,省林草局、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在青海湖金沙灣海晏段克圖防沙治沙區開展“攜手防沙止漠、共護綠水青山”志願宣傳活動。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從西寧市各小學招募了30名小學生志願者參與其中,活動持續推進“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系列活動。

  省生態環境廳把志願者活動與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相結合,組建了專家咨詢服務、法律法規宣傳、環保科普宣講小分隊,豐富了志願服務工作內涵。省婦聯發揮黨和政府聯系廣大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廣大婦女在志願者服務中貢獻巾幗力量。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在統籌、融入、培育、聯動上持續發力,扎實推動志願者服務行動。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開展豐富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在景區設立志願服務站,深入開展生態研學活動,持續壯大志願者隊伍,多形式傳播保護青海湖生態環保理念。

  越來越多的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主動作為、主動扛責、廣泛動員、深度參與、扎實推進,不斷提升志願服務新內涵,努力打造志願服務新品牌,為擦亮“大、美、淨、好”這張青海湖亮麗的新名片行動起來。

  共同行動,樹起環保公益品牌新形象

  美麗青海,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建設﹔綠水青山,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維護。隻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讓綠色理念薪火相傳,讓志願服務生生不息。

  今年5月,團省委聯合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省林草局和省生態環境廳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共同開展了“美麗中國·青春行動”暨“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我在青海湖邊有棵樹公益林植樹活動。活動現場共種植了丁香、榆葉梅和水栒子等適應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耐寒、耐鹽鹼樹種300多棵,讓寂寥空曠的青海湖畔多了一抹喜人的綠色。碧水藍天下,群鳥飛翔間,志願者的身影在一抹抹綠色中忙碌又歡快,青海湖畔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牢固樹立生態保護優先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后的青海湖不光是重要的自然保護地,還是戶外環境研學教育和自然體驗的自然“讀本”。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以“愛鳥新時代 共建好生態”為主題,圍繞“大、美、淨、好”講好青海湖故事,向公眾展示大美青海湖優美的生態環境、“水、魚、鳥”共生的獨特生態系統,以及近年來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主題環境教育培訓上,出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的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角巴才讓同學,說他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青海湖邊成長的,他熟悉家鄉的水、鳥和魚,他和鄉親們都非常善待青海湖。“要讓更多喜歡青海湖的朋友走進青海湖,了解青海湖,讓他們懂得青海湖的價值及保護的意義。”角巴才讓說。

  “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行動,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保護青海湖的行動者。行動中,大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共同尊重大自然,守護青海湖,共同呵護好青海湖這塊純潔瑰麗的高原“藍寶石”。所有青海人的心願都是:讓青海湖永遠碧波蕩漾、百鳥飛翔。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