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在 幸福的窩窩裡啦”

羅珺

2020年07月13日08:45  來源:青海日報
 

李發輝一家人住上了新樓房。 通訊員 石延壽 攝

7月7日,走進李發輝位於史納安置區新樓房的家中,三室兩廳兩衛的結構布局顯得明亮寬敞,客廳的液晶電視、飯廳的冰箱壁櫥、廚房的燃氣用具,讓這個原本是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多了幾分現代時尚的城市生活氣息。

從破爛老舊的土坯房到寬敞明亮的新樓房,從煙熏火燎的柴火土灶到清潔干淨的燃氣能源,從地下窖水到一擰水龍頭就出來的自來水……

聊起這幾年的變化,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山鄉的老黨員李發輝似乎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感恩心聲。在李發輝的眼裡,他們一家人能住上樓房,過上“城裡人”的生活,靠的是黨的惠民政策。

在民和縣境的北山頭上坐落著由7個行政村1400多戶群眾組成的一個貧困鄉——北山鄉,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淺山地區,這裡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嚴酷,貧困的陰影始終籠罩在干旱山頭上的北山鄉。

而李發輝一家則世代生活在山頂上的牙合村,靠著1.3公頃“靠天吃飯”的貧瘠土地維持生計。

回想以前在北山老家貧困的生活,李發輝感慨地說:“我們一家人現在已經生活在幸福的窩窩裡啦!”

在李發輝的記憶裡,曾經在山頭上的生活十分困難,村裡的基礎條件很差。全鄉隻有一所初級中學,又沒有住校條件,那時候,離學校遠點的庄子溝、寬度蘭村的孩子要步行近20公裡的山路才能到校,家長們不放心,早晨天不亮送孩子去上學,晚上接回家天已經黑了。直到2009年有了住校條件,娃娃們的上學困難才有了一定的改善。

“以前的吃水也是全鄉百姓的難心事,上世紀六十年代,離我家500米處的泉兒灘有一眼泉水,村裡的人們用扁擔挑水吃。1976年,以泉眼為水源實施了簡易的自來水工程,解決了牙合村90多戶村民的飲水困難。但好景不長,不到兩年時間,泉水枯竭,無奈的牙合村民又走上了到2公裡開外的溝岔馱水吃的困境。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北山鄉實施了人飲工程后,村民的吃水問題才有所改善。盡管拉通了自來水,但由於水源水量有限,冬天經常性斷水停水,村民們隻能用挖窖蓄水的辦法紓解飲水困難。”李發輝回憶。

那時候,北山的出行條件也非常差,曾經被稱為“雞冠子”的數百米山梁上僅有一條人畜通行的羊腸小道,兩邊是懸崖,出行不便,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上世紀60年代末期,在黨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將“雞冠子”山嶺挖成了3米寬的路面,1975年才修通了縣城至山頂的盤山公路,通上了汽車。

進入20世紀,通鄉公路實現砂化、村道實現硬化,村民們的生活條件也發生較大變化。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自然條件,讓貧困落后的陰影始終籠罩著北山頭。盡管從政府到村民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和嘗試,但始終沒有解決脫貧的根本出路。

2015年,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飽受貧困之苦的北山鄉人民看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曙光。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李發輝一家也對小康生活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要讓貧困群眾徹底擺脫困境、摘掉窮帽,搬出大山成為唯一的有效出路。

2017年,民和縣對北山鄉實施整鄉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讓全鄉1455戶4939人全部實現搬遷,成為青海全省首創。

李發輝也是整鄉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受益者之一。因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又是6口人的家庭,按照搬遷政策方案,他家隻交納了1萬元,便住上了120多平方米的新樓房。

“從北山頭搬到縣城,從破舊土坯房換成寬敞明亮的新樓房,都托了黨的好政策的福,要不這樣的好事兒睡夢裡都不來啊!”李發輝感嘆。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黨恩情。李發輝說:“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政府幫我們搬離了窮山頭,住上了新樓房,我們還要用勤勞雙手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那是對黨恩的最好回報。”

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李發輝對黨的感恩體現在“我要脫貧致富”的強烈內生動力上,不等不靠,勤勞打拼。從2015年開始,李發輝的兒子李成卓、兒媳杜海蔚便到新疆吐魯番吐哈油田打工掙錢,李發輝和老伴兒照顧上學的兩個孫子,料理家裡的日常瑣事。

李成卓說:“夏天的吐魯番簡直就是一個火爐子,但我們不怕苦,也不怕累,隻要能掙到錢,再苦的活我兩口子都能干。”李成卓和妻子在吐哈油田打工4年來,年底回家團圓,元宵節前又啟程踏上打工路,與父母、孩子在一起團聚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

站在客廳窗戶前的李發輝老人仰望了一下客廳牆面上的偉人像,又望了望窗外小區花園裡的花花草草,“趕上了新時代,遇上了好政策,現在家裡的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幸福。”說話間,李發輝老兩口開心地笑了,笑的那樣甜蜜、那樣幸福!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