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一碧萬頃的 “綠色海洋”

董潔 王臻

2020年07月09日09:31  來源:青海日報
 

  本版照片由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提供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7月的青海高原,美麗的草原如約而至。湛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馳的駿馬,綠草如海,牛羊成群,鮮花四野,徜徉其中,那是青海最美的風景。

  曾幾何時,由於過度放牧,中華水塔三江源的高寒草地出現了退化,草地生態生產功能衰退,曾經綠意盎然的草原逐漸變成了黑土灘,很難看到野生動物的蹤影。

  而今,從碧波萬頃的祁連大草原到野花遍地的金銀灘大草原,從一碧千裡的剛察大草原到多姿多彩的巴塘草原,再從大冬樹埡口的默勒草原到連綿蔥翠的阿柔草原,處處碧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成為大美青海生態向好最真實的體現。

  草原,青海生態經濟的重要載體

  草原在滿足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維系生態系統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青海省草原面積大,牧區佔比高,作為青海全省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對保障青海“一屏兩帶”生態安全及發展牧區社會經濟意義非凡,是實現生態、生產、生活共贏的關鍵載體。據估算,青海全省草原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高達3848.90億元/年。

  據統計,青海省草原總面積4212.72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60.4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3864.58萬公頃,僅次於新疆、內蒙古和西藏,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全省可利用草原每年總產牧草約8000萬噸,理論載畜量為1284萬羊單位,是全省近80萬農牧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幾乎遍布全省的草原,以高寒草甸類分布面積最大,其次為高寒草原類,兩者合計佔青海草地面積的81.84%。受以氣候為主因的水熱條件影響,不同草原類型空間分布迥異,自青海東南部向西北部類型變化最為明顯,分為青南地區、柴達木盆地地區、東部河谷區、祁連山—青海湖區四大草原區,直接影響著各地區畜牧業的保護與發展布局。

  青南地區,包括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草原有九種類型,面積最大的是高寒草甸類草原。區域內嚴格實行劃區輪牧和休牧制度,禁止砍伐和採挖固沙植物﹔通過以草定畜、含飼圈養、擴大人工種草面積等方式實現草畜平衡,促進草原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柴達木盆地地區以溫性荒漠類草原為主,畜牧業經濟比重低。這裡開展嚴格的荒漠植被保護,適度發展綠洲及城鎮畜牧業,大力建設人工飼草料基地﹔東部河谷區以溫性草原類為主,天然草原資源相對少,但人工飼草種植業發達,集約化畜牧業發展潛力較大。主要通過草山、草坡的禁牧封育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祁連山—青海湖區含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九種草原類型齊全,分布面積最大的是高寒草甸類草原,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業基地。該區草原旅游業方興未艾,以祁連山、金銀灘、青海湖草原等草原觀光旅游業興盛。

  生態立省,綜合治理黑土灘

  20年前,由於過度放牧,導致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鎮更農家牧場的草場不堪重負,隨之帶來了土壤貧瘠、鼠害加劇、草畜失衡,草場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更農說,草場退化為黑土灘后,幾乎寸草不生。

  黑土灘是草地退化最嚴重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於草地退化后地表裸露,加之地面鼠和地下鼠活動的破壞,原有的草地變成群眾口中的“黑土灘”。尤為嚴重的是,退化為黑土灘的草地上鼠洞密布,鼠類活動猖獗。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黑土灘將會像傳染病一樣蔓延,危及周邊草場。

  “那時候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副院長馬玉壽帶著他的團隊來到果洛開展項目,我家是示范戶,經過兩年的種植,家裡的黑土灘上長出了青青牧草。看著長出來的牧草和網圍欄裡又多了一些活蹦亂跳的家畜,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更農回憶說。

  20世紀90年代,青海省委省政府派科研團隊開展治理黑土灘的科技攻關。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青海省的專家學者終於摸清了黑土灘形成原因,科研工作者以科研—示范—推廣為主線,篩選出適宜黑土灘種植的優良草種及其適宜組合,馴化選育出適宜黑土灘種植的青海草地牧草新品種“青海草地早熟禾”,探索出不同類型黑土灘分類治理技術及模式,在不破壞原生植被的情況下進行補播的免耕補播技術,突破了綜合治理黑土灘的技術瓶頸,使黑土灘治理得以大面積示范和推廣。

  2005年,經國務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開始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正式啟動。自此,青海省在三江源區全面實施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大力種植適應高寒地區生長的優質牧草,並通過人工降雨、生態移民、退牧還草等措施,逐步減輕三江源區生態壓力。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實施的16個項目中,鼠害防治、退牧還草、黑土灘治理3個項目與草地保護息息相關。

  黑土灘綜合治理措施,天然草地改良、建植人工草地和建植半人工草地﹔退牧還草舉措,申請延長退耕還草的補助期限,幫助農牧民排憂解難﹔加大管理監督力度,鞏固退耕成果……我省相關部門聯合各方力量,積極培育和發展草地后續產業,高寒草原生態環境大為改觀。同時,青海確立生態立省戰略,三江源地區不考核GDP,把生態保護和建設列為三江源地區各級政府工作的主要考核內容。從此,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推進了15年。

  如今,大片大片搖曳在黑土灘上的青海草地早熟禾,就是我省培育出的最適宜治理黑土灘的優良牧草之一。

  曾經集中連片的黑土灘正逐步變成了大草場。長勢可喜的牧草,讓牧民們欣喜萬分的同時,也意識到,減畜禁牧是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提高草場草地覆蓋率的有利舉措。

  科技開路,讓“荒地”變成“綠地”

  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以來,三江源區草地生態系統面積增加,荒漠生態系統面積有所減少,荒漠生態系統逐步向草地生態系統轉變。在工程實施后的2005年至2012年,三江源區草地面積淨增加123.70平方公裡,荒漠生態系統的面積淨減少492.61平方公裡。

  在產草量有所提高的同時,一期工程採取的減畜措施,使得草地超載率由工程前的超載129%降低到工程末的46%,草畜矛盾有所緩解,為退化草地的進一步恢復奠定了基礎。

  三江源主要河流斷面水質的連續監測結果表明,絕大部分斷面水質為Ⅰ類和Ⅱ類,個別斷面水質的個別指標為Ⅲ類。說明工程實施后江河源區水資源總量增加,水質保持優良,為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水資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與此同時,生態工程實施后因植被覆蓋率增加使得生態系統土壤保持能力有所增強。工程期內三江源區土壤保持量為7.23億噸/年,比工程實施前的5.46億噸/年,增加了1.77億噸/年,增幅為32.5%。

  生態狀況變化指數表明,生態工程實施前的30年中,各保護區生態狀況持續轉差,而工程實施后18個保護區中有17個保護區的生態狀況好轉,並好於保護區外,尤其是星星海、扎陵—鄂陵湖、江西和通天河等保護區生態狀況明顯好轉。

  三分種植,七分管理。高海拔地區成片的黑土灘種植草成功,這一結果來之不易。多年來,我省經過對黑土灘治理的不懈努力,已初見成效。但我省草原生態的恢復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科技一直是我們修復黑土灘,讓“荒地”變成“綠地”主要途徑。

  2017年,“三江源區草地生態恢復及可持續管理技術創新和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0年,“黑土灘退化草地生態修復技術研究與應用”獲青海省科技興農突出貢獻團隊獎……

  作為黑土灘的研究人員之一,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副院長馬玉壽和他的團隊通過對黑土灘形成過程與形成機理的研究,提出了黑土灘成因理論、三江源區黑土灘退化草地分類分級標准,確定了黑土灘分布區域和面積。

  同時,針對不同類型和等級的黑土灘退化草地,提出了分類治理措施與模式,制定了《“黑土型”退化草地(黑土灘)人工植被建植及其利用管理技術規范》等一系列技術規范,為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二期工程,青海湖流域治理項目,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項目中75.24萬公頃黑土灘綜合治理工程的圓滿完成提供了技術依托。

  此外,創建三江源區黑土灘修復大數據平台,建立規模化修復示范基地。新技術的應用,有效促進了青海省退化草地生態功能恢復、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資源利用效率及經濟效益的提高,也為今后青藏高原黑土灘綜合治理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保障。

  在祁連山高寒草地生態試驗站,退化的草地恢復了,沼澤地的蓄水能力也恢復了,黑頸鶴在這裡安了家。6月初,馬玉壽和同事王曉麗徒步去看今年祁連補播的黑土灘地時,意外發現一對黑頸鶴在河邊孵蛋。王曉麗感慨道:“青海的生態隻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責編:劉沛然、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