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源記(上)

2020年07月03日09:28  來源:青海日報
 

萬裡長江第一灣,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立新鄉與曲麻萊縣巴干鄉交界處。任曉剛 攝

當曲源頭。許長軍 攝

  導讀

  “黃河之水天上來”。

  黃河、長江哺育了中華文明,瀾滄江從中國發源並流經東南亞多國。自古以來,望著浩浩湯湯的大江大河,中國人對它們的發源地充滿了好奇,從未停下過探尋的腳步。從先秦典籍《禹貢》《山海經》《穆天子傳》開始,就有關於江河發源地的記載。此后,從漢代出使西域的張騫到唐代大將侯君集、李道宗,從明代的旅行家宗泐、徐霞客到清朝的阿彌達,都留下了他們探尋大河之源的身影。新中國成立后,更是數次組織人員對江河之源進行了科學考察。

  盡管人們對江河源頭的認識也曾出現過很大的偏差——比如漢代——但在孜孜以求精神的指引下,尤其是得益於科學技術的日益昌明,人們對江河發源地的判斷越來越准確客觀。

  □ 任曉剛

  “長江發源於甘肅天水,黃河源頭在新疆於闐。”

  如果有人給你這麼說,你會怎麼想?是不是會覺得要麼是在開玩笑,要麼就是傻小子說胡話,地理知識太差。

  其實,這不是開玩笑,也不是說胡話,而是真實的歷史存在,當年,我們的先祖真的就是這樣認為的。

  千年之誤

  “岷山導江”出自《尚書·禹貢》。

  傳說《禹貢》是大禹所作,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地理著作之一,雖然不到1200字,卻將中國大地的山山水水定義、劃分了個大概,直至今日,一些地理概念仍在被提及使用,比如“九州”。

  現在看來,《禹貢》的很多記載與事實是有出入的,但它卻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岷山導江”的影響甚至長達兩千年之久。

  長江,古稱“江”,漢以后又稱“大江”。“岷山導江”意為大禹疏導長江來到了岷山。岷山在哪裡?據考証,甘肅天水西南的嶓塚山就是大禹到過的岷山,而岷山確有一條大江——嘉陵江發源於此。

  自此之后,人們就把嘉陵江當作了長江正源,“長江發源於岷山”成了千載不變的共識。《山海經》《水經注》都沿用了這一說法。

  大明洪武年間,公元1378年,南京天界寺大和尚宗泐奉皇帝旨意出使西域求經,1382年回返時途經江源地區,寫有《望河源》詩一首,他在這首詩的序言中寫道:“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則流入犛牛河,東北之水為河源。”此處的抹必力赤巴山即巴顏喀拉山,犛牛河指的是通天河,按照宗泐的描述,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東北,西南的水源則流進了犛牛河。

  在此之前的唐代,唐蕃古道形成以后,青海玉樹地區成為了重要的驛站和通道,人們對江源也有了相當的認識。公元862年,在安南(今越南河內)做幕僚的樊綽因戰爭需要受命寫了一本《蠻書》,這本書也叫《雲南志》,對雲南的地理山川、風物特產等都做了詳細的描述。書中寫到“江源出吐蕃中節度西共籠川犛牛石下,故謂之犛牛河。”此處的“江”是指金沙江,但當時人們囿於“岷山導江”的認識,雖然已經知道金沙江“流入了長江”,卻仍以嘉陵江為主流,而以金沙江為支流。

  宗泐探源200多年后,大明朝神一般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出現了,徐霞客循金沙江而上,進行了實地考察,寫出的《江源考》徹底糾正了“岷山導江”的傳統共識。

  徐霞客寫道:“導河自積石,而河源不始於積石﹔導江自岷山,而江源亦不出於岷山。”提出“故推江源者,必當以金沙為首。”

  也就是說,徐霞客認為,金沙江才是長江的主流,而嘉陵江則是支流。自此,人們把江源推進到了西方的“牦牛之地”。

  時間,總能使人們的認知不斷地接近事實真相。

  張騫與重源潛發

  徐霞客《江源考》所述的“導河自積石”同樣出自於《尚書·禹貢》。

  《禹貢》記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意即大禹疏導黃河從積石山到了龍門山。這裡所說的“積石”,有說指的是大積石山,即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的阿尼瑪卿山﹔也有人認為是小積石山,即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與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交界地帶的積石山。

  用今天的知識來看,不論是大積石山還是小積石山,《禹貢》的記載已經很接近黃河源頭了,且沒有偏離黃河河道。但是,到了漢代,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發生了偏差。

  《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在西域於闐之西,河水西流注入了西海,而於闐東面的河水則注入了大鹽澤,鹽澤的水潛行到地下,向南流淌數千裡后回到地面,河源從此而出。

  《史記》的說法來源於出使西域、為開通絲綢之路作出不朽貢獻的博望侯張騫。

  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13年后回到長安。回朝后,張騫給漢武帝說:“於闐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鹽澤去長安可五千裡。”鹽澤指的是羅布泊,此地距離長安五千裡,張騫丈量得很精准。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皇帝要其窮探河源並尋找昆侖山。《漢書·西域傳》對張騫的成果進行了描述:“蔥嶺以東,南北有山,相距千余裡,東西六千裡,河出其中。”另雲:“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雲。”中國古人所謂的“蔥嶺”是今天的帕米爾高原,也就是說,張騫認為,西域之河潛行地下,從積石山流出來,成為黃河,而真正的源頭在西域。

  人們把張騫的說法叫作“重源潛發”,有漢一代,人們都是這樣認為的。在對黃河源頭的探究過程中,漢朝是一個異樣的存在,漢朝之前和之后的人們,對河源的認識都更接近於事實。

  除《禹貢》的“導河積石”以外,《山海經》認為黃河源出於昆侖山,《穆天子傳》《爾雅》都繼承了“河出昆侖”的說法。

  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吐谷渾犯境,唐軍擊敗吐谷渾,唐將侯君集、李道宗率軍追至柏海,即今之扎陵湖。《新唐書·吐谷渾傳》記載:“兵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觀覽河源”。可見在唐朝時,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已經很接近於事實了。

  其后近千年,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停留在了星宿海。

  清朝,是古代對黃河源頭考察最多的朝代,朝廷先后數次派員到達河源實地勘察,晚清時期,美、俄、法、德、印度等國家的探險家、軍人紛紛來到河源地區進行勘測,著實熱鬧了一陣子。

  這其中,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由大學士阿桂之子阿彌達進行的河源考察最值得一提,此次源頭考察,將黃河源頭推進到了星宿海西南的阿勒坦河,阿勒坦河即今天的約古宗列曲。

  民國時期,對河源也曾進行過勘察,但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不得不說的事件是:1937年四川陸地測量局在測量以后繪制的1︰10萬地形草圖上將扎陵湖錯標成了鄂陵湖,“西扎東鄂”變成了“東扎西鄂”,這是歷史上顛倒兩湖稱謂的最早記錄。

  長江、黃河源於一山?

  巴顏喀拉,一座雄偉的大山,橫亙在昆侖山以南廣袤的大地上,藏身於巴顏喀拉深處的尕朵覺沃,是青海康巴藏區第一神山,遠遠望去,黑色的山峰猶如一把尖利的鋒刃,直刺蒼穹。置身於尕朵覺沃山下,對自然的敬畏感不禁油然而生,我們不過是匆匆的過客,而它才是永恆的主人!

  1946年,正中書局出版的《中國地理概論》中寫道:“長江亦名揚子江,源出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南麓……全長5800公裡,為中國第一巨川。”在此之前出版的《辭海》中也有這樣的描述:“長江,又曰通天河,源出青海西南巴顏喀拉山。”

  同一時代,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黃河源頭位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由此,“長江、黃河源出於同一座山脈”的說法流傳開來,當時的地理教科書也多採用這種說法,影響日漸深廣。1948年10月,亞光輿地學社出版的增訂17版《中國分省精圖》中的江源水系都是按這種說法繪制的。

  其實,早在清代,人們已經將長江源頭的位置推進到了唐古拉山。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皇輿全覽圖》繪制完成,為了繪制這幅地圖,朝廷多次派人到青藏地區考察測量,圖中已繪出通天河上游水系的大致位置。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禮部侍郎齊召南寫成《水道提綱》,說明了當曲、楚瑪爾河等河流是金沙江源流。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編繪的《大清帝國全圖》表明金沙江上游為木魯烏蘇河(今布曲河口至楚瑪爾河口河段)、阿克達木河(當曲)與楚瑪爾河。

  幾千年來,國人堅持不懈地找尋著源頭的所在,直至20世紀70年代,終於搞清了長江源區的水系和山脈。

  1976年7月21日,一支由28人組成的長江源頭考察隊離開西寧,前往長江源區展開了為期51天的考察,這是新中國建立以后第一次對江源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主要就地理、測繪、水文等展開調查,軍方、水利電力部以及青海、西藏地方有關人員參與了此次考察。

  這次科考查明了長江源頭水系,確認長江源頭扇形水系由當曲、布曲、尕爾曲、沱沱河和楚瑪爾河組成﹔探明了沱沱河源頭,並提出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沱沱河應為長江正源﹔重新劃分了水系中河流的從屬關系,認定尕爾曲是布曲的支流,布曲為當曲的支流,當曲在囊極巴隴與沱沱河匯合,以下稱為通天河,並建議將原有地圖上的木魯烏蘇河段幾條河流的名稱按照新的水系劃分改為尕爾曲、布曲和通天河,不再沿用木魯烏蘇河的名稱,將阿克達木河改為當曲,拜渡河改為布曲,得列楚卡河改為尕爾曲﹔公布長江長度為6300公裡,是世界第三大河。

  1978年1月13日,新華社報道了此次科考的調查成果:“經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組織查勘的結果表明:長江源頭不在巴顏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的沱沱河﹔長江全長不止5800公裡,而是6300公裡……這次查勘証實,長江源頭地區主要有五條較大的河流,它們是楚瑪爾河、沱沱河、尕爾曲(當時地形圖上名為得列楚卡河)、布曲(拜渡河)和當曲(阿克達木河)。其中沱沱河最長,計375公裡,當曲第二,其余較短。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沱沱河應為長江正源。”

  從此,“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源頭為沱沱河,全長6300公裡”成為官方認可的地理概念。自此,“長江、黃河同源於巴顏喀拉山”的說法得到了糾正。

  但是,人們很快發現,得出“沱沱河是長江正源”這一結論的依據存在錯誤。

  1979年10月27日,負責在地形圖上進行長度量測的中科院地理所致函“長辦”:“經我們復查,發現1976年量算長江上游的有關河流長度有錯誤,主要是‘錯阿日瑪’幅圖上,沱沱河長度這次量算應為64.6公裡,上次(1976年)為82.3公裡,相差約18公裡,其他河段也略有出入。”

  也就是說,“沱沱河是長江正源”的結論是建立在錯誤的河長量測數據基礎上的。雖然后來的各種文獻資料中均糾正了沱沱河長度的錯誤,但是依據錯誤數據得出的“沱沱河是長江正源”這一結論卻並沒有得到糾正。

  1985年,有學者在對長江源區進行考察后,提出當曲支流若霞能應為長江源頭的說法,並發布了源頭坐標:東經94°36′05〞,北緯32°45′15〞。

  1986年,中科院長春地理研究所、成都地理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對長江源區部分河流的長度、流量、流域面積等進行勘測后發現:當曲不僅長於沱沱河,而且在流量和流域面積、水系發育等方面也佔有明顯優勢,認為發源於源頭支流——多朝能東北的扎西格君東側丘狀高原上的當曲應為長江正源。

  但這些質疑並沒有產生應有的影響,1987年12月29日,長江規劃辦公室報水利電力部,認定長江正源為沱沱河,當曲為南源,楚瑪爾河為北源。

  依此說,長江有三個源頭,但這一官方結論卻不能使人信服,不斷有人對此發起挑戰!

  1988年,第三期《地理科學》發表了孫廣友的論文——《長江正源再考》,文中詳細論述了“長江正源是當曲”的觀點。但由於未對當曲源頭進行實地考察,文章中沒有公布源頭的地理坐標和海拔高度等關鍵數據。

  為了找到更有說服力的長江源頭,人們還在不斷地找尋著。

  2000年,中科院遙感所劉少創利用衛星遙感影像對長江源區的當曲和沱沱河的長度進行了量測,得到的結果是:當曲的長度是360.8公裡,沱沱河的長度是357.6公裡。這就是說,即使將姜根迪如冰川的長度計入沱沱河的河長,當曲仍長於沱沱河3.2公裡。

  2000年9月,劉少創赴長江源區考察,在唐古拉山脈東端北麓找到了當曲源頭,並測定了源頭的准確位置為東經94°35′54〞,北緯32°43′54〞,海拔高5042米,行政隸屬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結多鄉。

  依據這一數據,從源頭起算,長江的長度是6236公裡。

  (待續)

(責編:陳明菊、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