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補針點睛”為鞏固脫貧成色加把勁

蔣瑩

2020年06月24日08:46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盛夏高原,朝氣蓬勃,脫貧沖鋒號響徹神州,江源兒女們奮勇爭先。

你看,過去那“身在山中人不知”的西寧市湟中縣卡陽村搖身變成了“網紅”4A級景點,放下鋤頭的貧困戶支起鍋灶做起了“旅游飯”﹔

藍天碧草之間,玉樹州囊謙縣多昌村貧困牧民扎西高唱牧歌,放下牧鞭騎上駿馬的他以生態管護員的身份重新執掌草原﹔

純純的牛奶還是那麼香甜,果洛州瑪沁縣陰柯河村牧民卓瑪靠著把牦牛奶制成的雪糕,斬斷窮根……

面對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的艱巨任務,青海落到實處,百姓甜在心裡。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青海已累計向深度貧困地區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86.7億元,全省14.55萬戶、53.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人口如期“清零”。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2020年,青海省委省政府響鼓重錘,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堅決落實“四個不摘”重大要求,持續抓好脫貧成果鞏固和“補針點睛”工作,奮力打好脫貧攻堅沖刺仗,為鞏固脫貧成色加把勁!

海西烏蘭:在“回頭”監管上加把勁

走進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希裡溝鎮東庄村,這裡牛羊養殖的勁頭如同夏日驕陽般格外火熱。

“通過政府給予的‘530'小額貸款,2015年我買了60隻羊,做起了半細毛羊養殖,這幾年每年增收將近3萬元,今年我打算再開一個菜鋪。”談起脫貧后的幸福生活,35歲的妥金花笑出了酒窩,非得邀請本網去家裡坐坐。

120平米的院落加二層小樓,這是妥金花的幸福窩,更是烏蘭縣脫貧戶的縮影。烏蘭縣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由於發展產業單一加之因病因殘貧困戶比例大,一直是海西脫貧難啃的“硬骨頭”。枸杞+藜麥,養殖+種植,2016年以來,烏蘭縣依靠產業扶貧和旅游扶貧,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大姐,您是哪一年脫貧的,給我看看您家的脫貧檔案?”

“是通過國家提供的貸款,讓我養了牛羊,但是具體的情況咱老百姓也不是很清楚。”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烏蘭縣多部門組成督查組對全縣394戶建檔立卡脫貧進行逐一排查,然而“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卻時有發生。

烏蘭縣委宣傳部供圖

“由於脫貧后的村民一心發展產業加之文化素質低,對國家政策不夠了解,部分脫貧戶對申請建檔年度和脫貧年度不清楚,部分脫貧戶檔案資料中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有誤,還有個別建檔立卡脫貧戶扶貧手冊填寫不規范。”烏蘭縣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副局長楊明軍說。

據悉,海西州在全國“三區三州”實現全域整體脫貧后,全州扶貧開發工作主要任務由解決“兩不愁、三保障”轉入鞏固脫貧成果、加快致富步伐、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建設全面小康新階段。

2020年,為確保脫貧過程和脫貧結果經得起檢驗,海西州對標“三保障”等要求,抽調98名干部組成專項督查組,開展了為期15天的脫貧攻堅“補針點睛”排查工作,對各地區2016年以來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回頭看”,實現了7個貧困地區、295個行政村、1641戶脫貧戶全覆蓋,期間還排查了945戶收入相對較低、生活較為困難的非建檔立卡脫貧戶。

烏蘭縣委宣傳部供圖

行百裡者半九十。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

第一階段排查工作結束后,海西州向全州通報排查發現的問題,並對整改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為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打牢基礎,摸清底數、掃清盲點,確保脫貧成果真實准確。

果洛甘德:在重精准上加把勁

甘德縣委宣傳部供圖

山上問題,山下解決,易地扶貧搬遷,不只是簡單地“挪個窩”,而要根據“搬到哪裡能有活干”來通盤考慮,讓貧困戶“挪窩”之后真正實現脫貧。

平均海拔4300米的阿尼瑪卿山支脈貫穿果洛草原,在這座寓意著“吉祥寧樂”的大山之下,果洛州甘德縣作為四省藏區連片特困地區片區縣、國家重點扶持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現象格外嚴峻。

2016年以來,敢於改革和創新的甘德人靠著異地扶貧搬遷、治理黑土灘、組建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於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如何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甘德縣把解決就業問題,確定為防止返貧的關鍵。

2020年,甘德縣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一對一”就業服務,江千鄉葉合青村牧民本群就是政策的受益者。2018年,本群和丈夫從80公裡外的山區搬到村上,在經過鄉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后,被鄉上一家飯店應聘為廚師,制作藏式美食。目前,本群的月工資為2200元,丈夫在江千鄉雪山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打工,月工資為3000元,夫妻二人通過自身努力,脫貧后的生活更有奔頭。

久治縣委宣傳部供圖

同樣在果洛草原,久治縣則依靠發展生態產業,讓牧民荷包鼓鼓。

走進果洛州久治縣有機肥加工車間,機器隆隆作響,牧民們把送來的牛糞經過上料、造粒、干燥、篩分包裝等數道工序后,不起眼的牛糞搖身一變成了有機肥。“家裡每年都會積攢很多牛糞,自己也用不完,送到這裡做成有機肥出售,年底還能分紅呢。”果洛州久治縣索乎日麻鄉扎拉村牧民群周說。

久治縣委宣傳部供圖

有機肥廠是久治縣重要的扶貧特色產業,2018年建成投產后當年就實現了盈利。索乎日麻鄉四個村的牧民,戶均分紅4400多元,每個村集體經濟還能獲得5萬元的發展資金。2019年,久治縣集中扶貧產業資金1700萬元建設的有機肥廠二期已經順利投產,受益人群覆蓋全縣1528戶642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

自2016年以來,果洛州大力實施扶貧產業示范園,牦牛繁殖基地建設、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扶持、冷鏈物流等項目,積極推廣“崗龍模式”和“直卻經驗”,175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帶動1.39萬戶4.72萬人增收。建成的光伏電站2座,讓全州39.36%的貧困人口吃上了“陽光飯”。

同時,果洛州按照“應訓盡訓”原則,累計培訓貧困農牧民10196人次,共有7137名勞動力實現靈活就業。全州6296名貧困群眾從事生態管護工作,年均增收最高達到2.16萬元,實現了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的共贏。

海南貴南:在建機制上加把勁

貴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重新站了起來,長大后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回報幫助我的叔叔阿姨們。”在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茫曲鎮昂索村,13歲的才讓卓瑪去年被查出患有嚴重的骨病,有截肢的風險,高達三十多萬元的治療費用讓原本略有富余的家庭陷入困境,徘徊在貧困邊緣。

幸運之至,精准防貧政策的應時出台,讓才讓卓瑪一家看到了希望。

“2019年茫曲鎮實現脫貧摘帽,在鞏固脫貧方面,我們不僅要關注那些非高標准脫貧戶,更是要關注非貧困低收入戶。”茫曲鎮副鎮長才讓說。

在縣鎮村三級政府和扶貧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才讓卓瑪順利被納入防貧保險序列,最終獲得賠付7萬多元的醫療費,為烏雲籠罩的一家人帶來了曙光。

2020年,海南州精准防貧保險全面啟動,與太平洋保險公司合作創設“精准防貧保險”,統籌資金656萬元,按照每人每年80元的保費標准將全州8.2萬名農牧群眾納入防貧范圍。海南州緊盯因病、因學、因災等致貧返貧關鍵因素,分類設置防貧標准,基本建成近貧預警、驟貧處置、脫貧保穩得精准防貧機制,從源頭上筑起返貧的“截流閘”和“攔水壩”。

目標在前、使命催征,青海正鎖定“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推動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平穩順利對接,讓各族群眾站在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步邁進。

(責編:陳明菊、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