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射擊隊積極備戰東京奧運會

多為運動員提供實戰機會

季 芳

2020年03月16日09: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為積極做好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備戰工作,中國射擊隊將比賽融入日常訓練,通過舉辦網絡視頻對抗賽進行演練,創新了比賽形式,也為隊員提供了更多實戰機會。

  國家射擊隊日前舉行了為期兩天的網絡視頻對抗賽,比賽在北京、山西、浙江和上海等地同時進行,通過視頻直播等方式,將處於封閉訓練中的各隊連到了一起。國家隊和地方隊的高手隔空較量,競爭激烈,讓觀眾直呼過癮。

  奧運備戰面臨多重考驗,國家射擊隊依靠平時訓練中採用的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將比賽移到了線上,既創新了賽事模式,也為隊員提供了更多實戰機會,為更好地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進行了有益嘗試。

  將比賽融入日常訓練

  男、女10米氣步槍資格賽於3月7日上午8點半打響。資格賽期間,視頻畫面在幾個比賽場地之間切換,實時播放選手們的參賽情況。氣步槍比賽,國家隊共派出了7名女選手和6名男選手參加,其中既有惠子程、楊浩然等中堅力量,也有趙若竹、王璐瑤這樣的后起之秀。上海隊、浙江隊、山西隊等3支地方隊則在每個項目上派出了3名運動員參賽。

  “每名運動員的資格賽成績都會實時傳送到國家隊進行統計和排名,並確定決賽的參賽名單。”據國家射擊隊領隊王煉介紹,本次比賽在賽程賽制方面對標東京奧運會,以幫助運動員適應比賽節奏。“比如資格賽的開始時間就比平時訓練早了半小時,與東京奧運會的安排相同,希望隊員們能盡快進入狀態。”

  從比賽成績看,國家隊隊員目前備戰狀態良好,競技水平保持在了較高水准。男子10米氣步槍,楊浩然在決賽中打出了超世界紀錄的253.2環﹔排名第二的余浩楠在淘汰賽最后三槍的成績都在10.5環以上,展現出較高的穩定性。另外,女子10米氣步槍冠軍楊倩的成績也非常接近世界紀錄。

  射擊項目對運動員的比賽能力要求很高,特別是進入到淘汰賽階段,每一槍都不容有失,需要運動員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穩定的臨場發揮能力。因此,將比賽融入日常訓練,已經成為國家射擊隊備戰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本次“網絡對抗賽”創新了比賽形式,實現了各隊聯動﹔在此之前,隊伍依托賽事模擬系統,已經進行了多次演練。

  “一些比賽延期或者取消,為隊伍備戰帶來了挑戰。”王煉表示,目前隊伍加大了隊內比賽的組織頻率,以賽帶練,為運動員保持和提升競技水平提供平台,“封閉訓練以來,隊內已經組織了20多場模擬真實比賽的考核,隊員們在考核中有12次追平甚至超過世界紀錄的表現,能力提升比較明顯。”

  關注運動員心理狀態

  國家隊從春節前就開始進行封閉訓練,至今已有近兩個月時間。從訓練場到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讓隊員在訓練中更投入、更專注。在王煉看來,這兩個月中,隊員們不斷地摳細節、磨動作、找感覺,鞏固了水平,也為進一步提升比賽綜合能力奠定了基礎。

  無論訓練場內還是場外,隊員們的心理狀態始終是隊伍關注的重點。據了解,國家射擊隊長期隨隊配備心理醫生,及時了解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並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與此同時,隊伍還會經常安排扔飛鏢、踢毽子、看電影等文體活動,豐富隊員的業余生活,讓隊員訓練結束后可以放鬆心情,也增加了團隊的凝聚力。

  目前,國家隊的備戰陣容是去年8月經過全國范圍內的“海選”之后確定的,每個項目各6人進入備戰大名單。之后還有3次更為嚴格的隊內選拔考核,每個項目積分排在前兩位的隊員將代表中國隊出征東京奧運會。“我們原定於2月開始的選拔賽推遲了,具體時間還沒確定。”王煉表示,隊員將有更充分的時間進行強化訓練,進一步提高競技水平和實戰能力。

  競爭激烈迎接新挑戰

  中國射擊隊去年已拿滿了20個奧運席位,也為隊伍備戰贏得了更多時間。回顧中國射擊隊奪取奧運資格的過程,從2018年9月拿到氣步槍、氣手槍混合團體的4個席位開始,到2019年8月獲得女子步槍三姿席位結束,隊伍一年之內在5場席位賽中發揮出色,提前1場拿滿了奧運資格。

  東京奧運會,射擊項目的競爭必然異常激烈。在東京奧運周期,除了歐美等傳統強隊具備了相當的競爭力外,印度隊、俄羅斯隊的選手提升很快。在2019年的世界杯北京站比賽中,印度隊取得了3金1銀的好成績,在該站賽事的金牌榜排名首位。

  此外,2019年國際射擊聯合會對部分項目的規則進行了大幅修改。東京奧運會將新增氣步槍混合團體、氣手槍混合團體比賽。相關規則的調整,對運動員的體能和比賽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適應新規則,成為中國隊面臨的一項挑戰。

  首金之爭,是奧運會的看點之一。根據賽程,東京奧運會首枚金牌將產生於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如何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打響“第一槍”,是一種壓力,更是動力。“我們目前訓練的重點是提升隊員的綜合能力、比賽能力。”王煉說,“射擊隊有備戰首金的經驗,我們希望隊員可以調整好心態,以堅定、積極的態度去迎接挑戰。”

(責編:王紅玉、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