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小故事”系列報道

“天路”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2020年02月20日10:54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室外天氣寒冷,額頭和脖子的溫度都偏低,請您撩開袖子,手腕下的溫度比較准確。”2月16日10時許,西寧車站迎來當日的客流高峰,在候車大廳專門設置的測溫處,客運員吳慶風正在為旅客測量體溫。

“西寧車站是‘天路’的門戶和起點,是青藏高原防控疫情的重要關卡,為了避免在安檢口測溫人多物雜,容易擁堵、漏測的情況,我們在候車大廳外圍設置了專門的測溫處,發現體溫異常的旅客還有一條專門的通道可以前往站內醫學留觀室……”。說起西寧車站的科學嚴密的防控措施,吳慶風如數家珍。

眼睛緊盯著走來的旅客,右手持抬起測溫儀對准要測位置,按下測溫鍵並向一旁專門記錄的同事報出數值,左手接過車票進行二次檢查,連續20多天堅守在一線的測溫崗位,已經讓吳慶風熟能生巧,整套動作行雲流水。從8時到23時,吳慶風和另一名“測溫員”要在15個小時裡站在原地為近5000名旅客測溫,光是一個抬手按鍵的動作就要重復2500次,為“小旅客”測溫還要彎腰200余次,近期由於返工返學人員逐漸增多,這個數字還在遞增。對吳慶風而言“最幸福的是深夜幫助防疫人員對候車大廳進行全面消毒的時候”,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手臂可以多休息休息,也可以多走動走動”。

據吳慶風介紹,看似簡單的測溫工作背后,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便攜式測溫儀的電量來源於電池,每當隻剩一格電量時,吳慶風就開始擔心起來,她害怕萬一在客流密集的時候沒電,耽誤旅客乘車。測溫儀由每名客運員專人專管,數量有限,隻剩一格電就換電池會造成浪費,為此,吳慶風向客運車間建議買了充電電池,讓測溫環節變得順暢。還比如,孩童的體溫要比成年人高,若是再跟著家長著急進站,很容易造成體溫超標,為了不誤判,耽誤旅客行程,這時她會讓孩子稍作緩和再測溫。

其實,吳慶風早有防疫和應急經驗,03年的“非典”和10年的玉樹地震,她都守望在“天路”門戶,為了一方平安付出著自己的艱辛和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很多年輕的客運員防護意識還不夠強,吳慶風向他們細致講解阻止疫情通過鐵路站車傳播的重要性,並當起科普老師,手地教大家如何正確消毒、洗手、佩戴口。“防止疫情,‘防’很關鍵,隻有防護到位,才能不讓病毒有機可乘。”吳慶風這樣告誡身邊的同事。吳慶風的言傳身教也促使了西寧站雖的客運員然天天面對南來北往的旅客,卻沒有一人染病。

今年也吳慶風工作的第三十個年頭,到8月份她就要離開工作崗位,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春運,也是吳慶風職業生涯的最后春運,20多年的客運經歷讓吳慶風即使面對疫情也始終能保持一顆“待旅客為親人”服務心。1月23日,疫情剛剛開始擴散,吳慶風當班時遇到了一批特殊的旅客,來自玉樹前往西藏的7口之家沒有戴口罩,他們對此卻並不在意。吳慶風把網上的消息拿給他們看,並把自己“私藏”的口罩分給他們一人一個,示范他們正確佩戴。這些口罩是吳慶風學醫兒子排隊買到的,“媽媽我好不容易買到2包口罩,你在疫情一線工作,一包給你,一包我和爸爸用,你一定要時時刻刻戴著口罩”,吳慶風尤記得兒子對自己再三的叮囑。一直到2天后所有的旅客都自覺帶上口罩,吳慶風的這包口罩卻也所剩無幾。“車站給我們也配發了口罩,我自己用不了那麼多,旅客們都安全了,我也就心安了。”吳慶風如是說道。

2月18日是2020春運最后一天,吳慶風整理好著裝來到崗位,拿起測溫儀,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數字、每一名旅客,吳慶風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精神飽滿,眼神堅毅,行動迅速,仿佛在訴說:用心戰“疫”,我們一定會勝利!(來源:青藏鐵路公司 周悅翔 劉銳)

(責編:陳明菊、楊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