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防止疫情感染和擴散,湟源縣日月藏族鄉全體婦女黨員在鄉黨委的領導下 ,積極參與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防控疫情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了“半邊天”力量。
克素爾村孔延萍既是村裡的婦聯主席也是村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積極配合村“兩委”親身一線,哪裡有需求她就會出現在哪裡,平日裡,不是為一個個村民量體溫、詢問身體狀況,就是在一戶戶的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不是在村“兩委”設立的勸返點登記過往車輛,就是在查看隔離期間的外來人員。
下若藥村張守琴,作為一名支委委員,面對疫情防控任務積極投入一線,堅守在一線,為群眾宣傳政策、站崗放哨,記錄來往車輛的動態以及人員的去處,在勸返站燃煤緊缺之際,她從家中拿來兩袋燃煤,解決了勸返站的供暖問題。為了讓勸返站值班的人員吃上熱氣騰騰的飯,她主動從家中拿來柴米油鹽,親自為值班人員做飯,雖然很苦很累,但當群眾給她說:“這些天堅守崗位你們辛苦了!”她卻腼腆的一笑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些小事不值得一提,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一點都不辛苦”質朴的話語,卻讓聽的人肅然起敬。
疫情無情人有情,日月山下還有許許多多像她們這樣的婦女黨員默默地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們是疫情防控戰役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最可愛的人。(來源:湟源縣委宣傳部)
在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摘自…【詳細】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詳細】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 8月27日,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關部門獲悉,柴達木盆地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爾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標志著該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境內,是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