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迎难而上,迅速投入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

今年7月,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奔赴高原,接过了沉甸甸的援青“接力棒”。
4个月来,416名援青干部人才肩负组织重托,赓续援青精神,迅速融入当地,认真履职尽责,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积极投入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协力展现了新一批“援青人”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溯源而上 情驻高原
“君在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虽有千里路,都是‘一家亲’”。进青伊始,为帮助援青干部人才尽快度过适应期,填补对青海认识的空白,将援青情怀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创业激情,青海各级组织部门和援青指挥部集中召开会议,接续组织培训,通过再学习、再体会、再升华,使全体成员凝了神、聚了力,明确了奋斗目标,迅速进入角色。
在第四批、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迎送大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同志真挚勉励大家,“让援青经历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平台、创新创业的沃土、砥砺品格的‘磨刀石’,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新时代援青工作新画卷……”
这在援青干部人才中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坚定了汗洒高原、建功青海的信心决心。奔赴各自岗位后,各援青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组织,以各种形式组织援青干部人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调研情况、熟悉环境、磨合班子,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认真研讨,找路子、想办法,从思想深处肩负起了援青政治责任。
在集中学习基础上,援青6省市指挥部普遍开展“共话二十大”主题交流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畅谈进青体会,确保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新征程上牢记嘱托、踔厉奋发。
浙江援青指挥部加强情感凝聚,组织“中秋家书”活动,写“家书”、叙“家书”。“此心安处是家乡”“站台盛不下我的思念”“青海那个亲切温暖的地方”……一封封感人家书,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凝聚起浓浓“浙青情”。援青省市17名支援学校校长,抓住秋季开学前的空档期,主动开展入户走访调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特色课程,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赢得当地师生齐声点赞。
各援青团队纷纷部署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动,围绕援青使命,满怀感情走村入户,理清工作思路,拿出破题实招,在青海大地掀起一股接续奋斗的工作热潮。
白衣执甲 踏洪逆行
危难之中见真章。8月以来,青海经历严重的新冠疫情考验,疫情多点散发、形势复杂。同时,多地持续遭受洪涝灾害,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形势紧迫,成为初上高原“援青人”的最严峻考验。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月霞同志专程看望援青干部,鼓励大家与青海干部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努力干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岁月的工作业绩。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总领队徐小兵同志要求援青干部人才主动向社区报到,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积极参与一线防疫和救灾救险,在关键时刻展现援青力量。
援青干部人才闻“汛”而动、同心战“疫”,一份份请战书、一句句请愿语、一张张逆行照凝聚起强大合力,用行动隽写了与青海人民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
第五批88名援青医疗人才全部参与到青海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是带着首都人民的嘱托来到玉树的,一定要帮助玉树人民打赢疫情阻击战。”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医生张颖说。在玉树疫情防控最吃紧时刻,21名北京援青医生克服寒冷缺氧等困难,全员坚守一线,以战斗精神扛起了抗疫大旗。北京玉树指挥部紧急协调北京市,抽调专家22人驰援玉树,两天不到完成40万份核酸检测,19名技术骨干携方舱实验室迅速到位,2000余万元防疫物资和资金陆续到达,帮助玉树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浙江有关公益组织向海西州捐赠防疫物资和资金577万元,山东驰援海北州530万元抗疫物资,江苏派遣医务人员63人,捐赠现金和医疗物资913.4万元……各援青团队积极组织干部人才发挥经验优势,八方统筹、百般助力,齐心谱写出“援青人”感人至深的时代抗疫新曲。
两轮疫情中,援青省市和单位先后捐助资金物资7500多万,236名援青医生和省外支援医务人员深入到一线防疫,267多名援青干部人才成为社区志愿者,这些远行的“大白”,成为一道感动高原群众的靓丽风景。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援青干部李坚高同志自入青以来,全程参与了“格尔木保卫战”、西宁疫情防控阻击战,两次全程陪同,配合国家卫建委工作组开展工作,四个月来几乎吃住都在单位,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援青力量。
积极投身新冠疫情、山洪灾害等紧急任务中。8月17日晚,大通县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1517户群众受灾,26人遇难。面对突发的灾情,广大援青干部人才毫不迟疑奔赴一线。西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国务院国资委援青干部姜晓东数次彻夜通宵在市应急指挥大厅带班工作,连续到30多个山体滑坡隐患点夜访督导,主动资助2户困难受灾家庭。南京市帮扶工作组迅速联系协调,筹集各类善款和救灾物资近600万元,雨花台区医疗专家积极组建医疗队伍,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使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救助。
同在8月,共和、贵南两县遭受强降雨和雷暴大风天气,造成山洪、泥石流等多种灾害。江苏南通援青团队第一时间出击,制定捐助方案,在一周内筹集了100万元救灾物资。
疫情发生后,省应急管理厅、水利厅等部门援青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投入抢险救灾;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公安厅、民政厅等部门援青干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认真做好灾情踏勘、隐患排查、监测预警、治安维护、灾民救助等工作,为青海平稳度过百年一遇汛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相关市州县区工作的援青干部们也挺身而出、下沉一线,白天防疫、晚上防汛,排查隐患、疏通河道、转移群众,在救灾现场展现了一幕幕感人画面。
与民休戚 竭诚授业
民生连民心,援青先援心。
为切实改善受援地教育医疗等民生状况,省委专门召开“组团式”援青工作推进会,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组团式”援青工作。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援青干部,积极协调争取各方支持,推动涉藏6州人民医院历史性纳入中组部、国家卫建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范围,援青6省市与6州人民医院建立结对关系,开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青工作崭新篇章。
进青以来,各援青团队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有序推进项目援青、产业援青,一方面以智力援青、人才援青为重点,大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信赖。
针对州县两级医院建设需要和肺心病、包虫病、白内障等高原病诊疗需求,援青团队积极对接后方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选派专家人才开展巡诊义诊,指导当地医生提升急需医疗技术,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赞誉。
4个月来,玛沁县完成首例多趾症矫正手术,共和县完成首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首例膀胱镜尿道结石碎石术,果洛州人民医院成功救治首例肾破裂大出血患者……一项项医疗技术的实施,填补了当地医疗空白,创造了新的奇迹。增设门诊、远程会诊、送医下乡、课程讲座等相继展开,响应急诊、定制方案、联合诊疗、救死扶伤等落地见效,广大患者对援青专家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是人民的“好曼巴”;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患者慕名追寻援青专家看病的现象,各受援医院今年门诊和住院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各团队援青教师在开学前便已早早把行囊装满,把行程排好,不分昼夜家访教师学生,快速理清教育教学思路,为备课上课做足准备。开学后,“教学老师”“防疫老师”“后勤老师”“慈善老师”等角色迅速整装上线。在玉树州、海西州等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援青教师注重发挥内地网课经验优势,迅速组织开展“远程授课”“空中课堂”,保证了当地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推进。
春风化雨,润物生长。在三江源头,新一批援青干部人才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抒写着“授人鱼”“授人渔”的精彩答卷,践行着“让青海越来越好”的庄严承诺,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而埋头苦干、接续奋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西宁:来宁返宁人员不再开展落地检 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 人民网西宁12月7日电 本网从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根据西宁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部署要求的同时,西宁市对核酸检测、健康码查验等部分疫情防控措施进行细化和优化,详情如下: 一、不按县(区)开展全员常态化核酸检测。对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等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实行每日一检,高风险区人员实行五天三检,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