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人民网记者遍神州>>人民日报看青海

人民日报看青海│西宁作风建设提升发展质效:服务有温度 办事提效度

何勇、刘雨瑞
2022年12月01日09: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青海省西宁市以作风建设提升发展质效

服务有温度 办事提效度(新气象 新作为)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大河奔涌,润泽半个中国。这里是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省会西宁,似镶嵌在高原上的明珠,近年来,成为拉动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今年1月至7月,西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3%,已连续17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速领跑全国省会城市。

西宁城区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地势狭长。长期以来,高寒恶劣的气候条件,有限的城市延展空间,导致不少干部缺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但如今,漫步工业园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干部不再坐守办公室,而是走进工地车间,帮助企业解难题促生产。干部作风何以呈现如此新面貌,发生如此大转折?

线上评议—— 

“群众的意见建议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中午时分,西宁市市民中心办事大厅内依旧人来人往。市民赵国良带着证件,准备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在“一次事一次办”窗口填完表格,不一会儿,他就拿到了证件。“真没想到中午还能来办事,不然只能等工作人员上班。”赵国良有感而发。

“从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起,通过轮岗、灵活调休等方式,西宁市推出工作日中午‘不断岗’、周六9时至12时‘不打烊’延时服务,解决了百姓没空办事、没处办事的难题。”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朱建美说。

不仅如此,西宁市还全面推行企业设立“一网办、不见面、零收费”,实现营业执照半个工作日内办结;推出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和营业执照免费寄递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了216项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

效能之变,源自作风之变。“作风之变,离不开一个个小小的二维码。”西宁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副局长周培信卖个关子,领记者到服务窗口前。记者拿起手机扫描,“西宁评议”系统进入视野。页面上,“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十分醒目,市民还可留下意见和建议。

2021年4月,西宁市委召开作风建设推进会,成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当年为“作风建设年”。

“4个月后,‘西宁评议’就上线了,3000多个具有审批权、执法权等的窗口单位、基层站所纳入系统,横向到部门,纵向到乡镇,实现了全覆盖。”周培信说,“一旦接到不满意评价,立即启动核实程序,确认无误后,向单位下发督办函。”

小小二维码,改变一座城。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2021年,西宁市大通县公安局黄家寨派出所由于民警服务态度差、答复不及时、窗口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多次让市民“不满意”,成了年度群众不满意“十差单位”。“可不止红红脸,出出汗,连续两年戴上这顶‘帽子’,单位负责人就面临调整。”周培信说。

派出所迅速行动,推出户籍办理微信预约、上门办证等服务,还在派出所内设置饮水机、爱心伞、老花镜等便民设施,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与点赞。如今,办事大厅内高高悬挂的4面锦旗成了作风转变的见证。

“曾经,西宁一些职能部门和办事窗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老百姓的心头痛。”周培信叹道,“系统刚上线时,每天都有十几条‘不满意’评价,如今,几天也碰不上一条。”周培信自信地说,“群众的意见建议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据了解,系统上线以来,群众扫码评议39万余条,满意率99.77%,转办不满意事项348件,企业和群众反映的6000余个“急难愁盼”问题得以高效解决。

线下巡查——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除作风不实的滋生土壤”

“作风建设切忌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它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难关要攻克。”西宁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乜国莉说。

为此,“西宁评议”上线当月,西宁市选派50多名党员干部组建10个作风巡查组,驻点巡查,围绕为民服务、营商环境等主题,接受问题反映、开展明察暗访,推动作风转变。

中国石油青海西宁销售分公司总经理黄粮提起作风巡查组,一个劲儿地感谢。“我们准备在西宁市内20座加油站增设‘智慧洗车’项目,涉及建设、环评、安全等审批事项,找到相关部门时,他们却说不归自己管,建议找其他部门。”黄粮回忆说。

第十巡查组进驻市直部门和市属国企后,接到黄粮的问题反馈,第一时间召开多方协调会,最终明确由商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考外地办理模式,尽快完成审批。协调会结束不到一个月,“智慧洗车”项目全部完成审批,得以上马。

“企业有任何困难,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协调解决,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除作风不实的滋生土壤。”第十巡查组组长林志红说。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鞠昌健对巡查组办事认真、讲求效率的工作作风深有感受。

“我们企业主要生产硅棒、硅片等,疫情期间,从外地购买原料有时并不顺畅。”鞠昌健摇摇头说。问题反馈到第八巡查组,在其督促下,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与企业一起,到省界高速收费站协调物资通关。“现在干部经常打来电话,细致询问企业困难。”鞠昌健称赞道。

第八巡查组组长祁延民原是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如今负责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下辖的四个工业园区的巡查工作。“巡查对象包括各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等,所有作风问题都在巡查范畴内,组员脱产专职定点巡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祁延民说。

治人者难自治,如何加强对巡查组的监督,确保尽职履责?

“采用交叉巡查的模式,从城中区抽调的干部巡查城西区,城西的巡查城北,不吃‘一锅饭’,巡查更有力。”乜国莉说,“另外,10个巡查组每个季度都要排名一次。”

所有巡查组组员的手中,都有一本工作手册,其中对反馈问题不及时、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等明确了惩戒措施。祁延民坦言压力十足:“去年有次排名第二,今年还有个第五,还得继续努力!”

作风巡查一年多来,巡查组共推动问题解决950余个。截至目前,240多名干部因工作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不高等被追责问责。

服务效能提升——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

如今,越来越多企业见识到“西宁速度”,触碰到“西宁温度”,体会到“西宁态度”。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企业总工程师刘宣东看着眼前拔地而起的厂房,激动地说:“二期项目投产后,西宁碳纤维年产能将达2.5万吨,占全国的半壁江山。”

他口中的碳纤维,被称为“黑黄金”: 直径只有0.005毫米,不足头发丝直径的1/10,每平方毫米面积却能承受500公斤的拉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领域,市场供不应求。

“开工到投产,一般需要三五年,而在西宁,每天都有干部来了解施工进度,解决问题,一期项目投产最终只用一年半。”刘宣东说。

“西宁真心实意把我们当家人,干部们起早贪黑为企业谋福利、解难题、促生产。”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雄风说。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的牛肉制品、酸奶等产品线下销售渠道受阻。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立即行动,组织人社、招商等多个部门,协助招聘电商人才,铺设线上销售渠道。“从一开始每天十几个人看我们的直播,到现在上千人看并且下单购买,今年全渠道销售额预计突破3个亿。”杨雄风满面春风。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乜国莉说。作风建设一年间,发展成果沉甸甸:2021年,西宁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37个,总投资383亿元,成就新的纪录;2022年1月至7月,西宁市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7%、295.6%,单晶硅、碳纤维等新兴产业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2倍、4.6倍。

“作风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始终绷紧这根弦。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作风转变促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促事业发展,着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说。

(责编:况玉、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茫崖市规模最大的县级养老院将建成
  人民网西宁11月29日电 (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民政局获悉,累计投资380.41万元的茫崖市社会福利院工程主体楼全面竣工,建成后将填补该市目前无养老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机构的空白。 据了解,作为2022年茫崖市“10件民生实事”之一,新建的社会福利院位于花土沟镇阳光小区内,总建筑面积1456.38平方米,现处于运营筹备阶段,正在进行养老设备配置和提升工程建设。…
海北刚察全面加快养老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杨启红、卢国霞)本网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海北州刚察县累计投资3372.74万元,全面加快养老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刚察县将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共为城镇666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5992次,拨付服务资金29.83万元,为农牧区228名困难老人提供服务21032次,拨付服务资金9.86万元。…
保障电力供需平衡 青海成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
  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杨启红、王国栋、程亮)11月29日,青海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承担常态化开展用电负荷普查调研、监测分析,电力负荷智能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组织开展电力负荷管理的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等职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