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西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将向全国先进水平看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网西宁11月18日电 (杨启红、贾克文)近日,西宁市水务局、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西宁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分析新形势,提出“十四五”西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对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西宁市节水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向全国先进水平看齐;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节水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人水关系和谐,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规划》围绕“提意识、严约束、补短板、强科技、健机制” 部署了5项重点任务、14项具体措施,一是提升节水意识,加大宣传教育,推进载体建设。二是强化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需,健全约束指标体系,严格全过程监管。三是补齐设施短板,推进农业节水设施建设,推动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建设,实施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建设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配齐计量监测设施。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五是健全市场机制,完善水价机制,推广第三方节水服务。
《规划》针对农业农村、工业、城镇和非常规水源利用4大重点领域和用水主体的特点和需求,紧密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分级分类明确工作任务。坚持以水定地,推广畜牧、林地、旱作农业节水方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坚持以水定产,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坚持以水定人,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持续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大雨水集蓄利用。
强化科技引领方面,《规划》指出,未来五年,西宁将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加快节水技术研发及推广,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节水管理信息化水平,使节水管理向智能化升级。加强节水领域高水平、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壮大节水管理和节水研发人才队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西宁进一步加强优化防控措施 遏制病例数上升势头
- 人民网西宁11月16日电 本网从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针对在核酸检测筛查中发现504例阳性感染者,其中区域核酸检测中发现42名阳性感染者的情况,西宁持续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压实重点行业责任,做好货运物流隐患排查,加强改善核酸检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和优化防控措施,坚决、果断、迅速遏制病例数上升势头,尽快控制本轮疫情传播。 西宁市政府副秘书长余康介绍,加强重点场所管控方面,西宁对商超、市场等,严格落实错峰限流、双码查验、消毒消杀等措施;对餐饮保障、餐饮、外卖、农贸市场、药店、个体经营6类行业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摸排、检查、统计,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排查方舱医院、定点医院、在用和新启用集中隔离点的风险隐患,严防交叉感染和风险外溢。…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