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湟中:东西部协作物联网专业班线上开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日,由西宁市湟中区职业教育中心28名学生组建的物联网专业班开班仪式以线上方式举行。西宁市湟中区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及教师代表、南京市栖霞区新港中等专业学校全体教职工以及物联网班级28名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
物联网专业班线上开班仪式。西宁市湟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开班仪式上,西宁市湟中职教中心副校长吴永德、南京市新港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施向军分别对物联网专业班28名学生给予鼓励和寄语,他们表示,此次开班是南京和西宁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带着新的期盼,毅然前行!学生代表卢超以“未来美好 我要努力追赶”为主题作了发言,他表示今后将勤反思、善总结、珍惜机会、努力拼搏。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湟中区职业教育中心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两校积极谋划,于2021年联合南京市机电技术学院签订了三方联合办学协议,在物联网专业率先开展共同招生,联合办班,采取“1+2+3”分段式培养,即第一年在湟中职校接受基础教育与专业启蒙教育,第二年转至栖霞区新港职校接受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第三年结束后通过江苏省对口单招考试等方式,进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造,毕业后取得全日制大专文凭及相关工程师证书。
自开展苏青东西部协作工作以来,西宁市湟中区职业教育中心和南京市栖霞区新港中等专业学校在两地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推动、支持下,本着协作帮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师资互派、专业建设、学生管理、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了高频次、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累计参与互动交流达100多人(场)次,为增进两地感情,助推湟中区职业教育中心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合作办学旨在通过两地职业教育资源在空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探索“西生东输,西生东就”办学格局,拓展湟中区学生升学和就业空间,实现技能人才从“量变”走向“质变”。(来源:西宁市湟中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西宁市部分高风险区降级
- 人民网西宁10月31日电 本网从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获悉,经过综合研判,决定自10月31日0时起,将西宁市城东区青藏铁路花园小区11号楼2单元、62号楼2单元以外区域、宁诚佳苑39号楼、51号楼以外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区;将西宁市城西区海宏壹号C区5号楼、海宏壹号E区8号楼、盛达国际新城21号楼、新宁路2号青核花园9号楼、三榆山水文园一期8号楼、西川南路海湖逸景小区6号楼调整为中风险区。 调整后,西宁市将继续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省指挥部相关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果。…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