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专题>>明珠玛沁

果洛玛沁:强化党建引领写好基层社会治理“新答卷”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2年09月21日11:58 |
小字号

今年来,玛沁县大武镇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大武建设”为目标,以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为抓手,深入推进“四联三卷+网格化管理”“机关联基层+十联活动”(十联即:党建工作联创、宣传教育联做、公益事业联办、文体活动联谊、社会治安联防、生态环境联治、民族团结联铸、民生福祉联促、廉政文化联建、产业经济联推),使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不断得到巩固提升,全镇各级党组织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融合程度得到进一步加深。

党建引领,搭建“群众连心桥”。将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依托“四联三卷”工作机制、“机关联基层”“党员联群众”“干部联群众”等举措,建立完善共建单位“一对一”、帮扶服务“一对一”、联系群众“一对一”的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及时解决基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了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实现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群众路线走得更深更实;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更加自觉,在党委、政府的坚强带领下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同时,以“十联”创新举措,不断推动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各项工作措施落细落实,基层党建、“5.22”地震D级房屋重建、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向基层延伸等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织密“基层治理网”。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总目标,以健全风险联动处置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落脚点,深入推行“四联三卷+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村、社三级网格,形成镇村(社区)一张网、网中有格、力量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格局,有效缩短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最后一米”,进一步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沉,最大限度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活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汛度汛、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中,网格长、网格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力当好阵地“守门员”、工作“联络员”、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群众“服务员”。同时结合群众特长将其编入专项工作组,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产发展、环境保护、纠纷调解等村级事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基层党建大格局的浓郁氛围,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

党建引领,谱写“乡风文明曲”。大武镇将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深度融合,以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工作机制为抓手,以新修订的大武镇村规民约为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村(社区)专项工作组、陋俗劝导队等力量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红旗广播站、文化墙、流动党校等阵地作用,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目的及重要意义,不断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同时,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为目标,结合果洛好人、最美家庭、大武好人等评选活动和重大节庆期间文体活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切实把文明乡风融入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当中,将传统优秀乡村曲艺节目加入当代文明乡风元素,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推动牧区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州委“一统领四推进”总体思路提出的坚定不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目标定位,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着力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使各民族群众“五个维护”“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认识更加深入人心。

党建引领,激发“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活力转化为村级产业发展新动能,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紧紧抓住发展产业这个“牛鼻子”,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企业+牧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一村一方案、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产业发展新思路,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源头活水。自2019年以来,先后整合各类扶持资金2600余万元,建成了以永宝村万亩饲草基地、万只白藏羊养殖基地,吾麻野血牦牛繁育基地,尼玛龙欧拉羊养殖基地,查仓村、血麻村昌麻河本土牦牛养殖基地以及永宝村、尼玛龙村林麝养殖基地等一批具有大武特色的生态畜牧产业。

党建引领,绘制“绿色生态图”。以村(社区)环境保护专项工作组、生态管护员、网格长、网格员为抓手,加强环境卫生全域治理、保护生态宣传,积极引导“崇山敬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相适应,持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生态自觉,实现干部群众爱生态、讲生态、护生态的浓郁氛围,不断把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变成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生态保护,层层压实河(湖)长、林(草)长责任,有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进位、积极作为,担好应有的生态责任,在全镇各村(社区)建立“十天一小扫、一月一大扫”的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和扩大大武镇全域无垃圾创建成果。(来源:果洛州玛沁县委宣传部)

(责编:顾斐菲、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