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财经>>青海·税务

西宁:把税法课堂搬进大自然

关却吉
2022年08月17日11:20 |
小字号

旋转地球展示着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区域分布、浩荡的三江之水顺着冰川悄然滴落渗进土地、河流密布湖沼众多的三江源湿地孕育着黑颈鹤、斑头雁以及棕头鸥等珍稀水鸟……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内,来自兴海路小学的学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展厅中那些美轮美奂的展品。

税务干部带领学生参观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关却吉摄

“同学们,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担负着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从展厅中的图片、模型以及标本我们也可以看到青海的生态变得越来越好,湖泊多了、草长得茂了,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了。”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干部向参观的学生们讲解着。暑假期间,西宁市税务局开展“税收夏令营”活动,把课堂从校园搬进大自然,带领少年税校学生走进大自然、博物馆,深入环保企业,在绿水青山间感受环境保护税为绿色发展提供的新动力。

北川河畔的税法宣传课。关却吉摄

走出自然资源博物馆,展厅内的自然景观在北川河湿地公园变成了现实。在波光粼粼的北川河畔,一堂生动活泼的税法课堂拉开帷幕。“环境保护税是对向环境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污染物和噪声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征收的税种,环境保护税是典型的‘绿色税收’,征收的目的是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宁市税务局干部从为什么要缴纳环境保护税、谁要缴纳环境保护税以及环境保护税的相关优惠政策向学生们进行了讲解。

税务干部向学生讲解税法知识。关却吉摄

“保护生态,人人有责”“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环境保护税是绿色的税”“我暑假还去青海湖边参与了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们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税作为我国首个明确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税种,其完善绿色税收制度、调节排污者污染治理行为的重要意义。学生们纷纷表示将要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成为环保小卫士。

环境保护税的环保意义和社会意义远大于财政收入意义,鼓励节能减排、促进绿色生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效益已经初现。为近距离理解绿水青山里的税收贡献,税务干部带领学生来到大通县城污水处理厂实地参观,了解从污水到净水的治理流程。据税务干部介绍,大通县城污水处理厂享受“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的税收政策,自2018年以来,未出现污染超标排放的情况,享受减免税额合计74.47万元,政策红利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污水处理厂就像一座城市的“肾脏”,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第一道防线,从预处理到生物处理再到深度处理提标阶段,看着提取出的水从黑褐色变成黄褐色,最后变得清澈,学生们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同时也理解了环境保护税在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的重大意义。

实地参观大通县城污水处理厂。关却吉摄

在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学生们了解到环境保护税带给企业的正向激励作用。“自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企业累计投入70万元用于环保设施改造,2018年缴纳环境保护税65.6万元,2021年缴纳环境保护税41.7万元,降幅超过36%,年均减免税额20万元左右,大大减轻了企业初期技改资金负担,给了企业技术升级的底气,周围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升级生产工艺、改造环保设施,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值逐年下降,有效对冲了企业的环保投入,在助力企业绿色发展方面作用日益明显。

了解污水到净水的治理流程。关却吉摄

“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看到了天空蔚蓝、绿水绕城、青山如画的景象,了解到这些和环境保护税有很大的联系,所以我们更应该爱护生态、保护环境,共创美好的明天。”兴海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克宁在参加活动后说。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关却吉摄

一直以来,西宁市税务局持续加强与辖区少年税校的联系,定期开展“税法进校园”活动,根据学生们对税收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课程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学生们普及税法知识,引导学生们知税法、懂税法、守税法,让依法纳税的种子茁壮成长。此次“税收夏令营”活动更是一次创新和实践,通过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税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税收基本知识,形成“学税”“懂税”“护税”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税法宣传走向社会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来源: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青海:夏山如碧 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青海省东部的峡群寺森林公园群山起伏、绿意盎然,林间的白杨、零星点缀的野花、青青草地、涓涓细流清新自然;各种乔木高大挺拔,林地清新湿润,散发着芬芳;古刹掩映在深林之中,神秘悠远。峡群寺森林公园所在的峡群林场是天然次生林,林向整齐,由成片的天然云杉、山杨纯林,少量云桦混交林及人工青杨林组成,高山杜鹃、金露梅、银露梅等灌木镶嵌于林间,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青海:下好能源革命棋  打好清洁能源牌
  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大大小小的企业使用“绿电”(全清洁能源供电)开足马力生产;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32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迎来一批又一批访客…… “既为青海省能源结构转型添光彩,又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这是青海的愿景。今年以来,青海省锚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目标,矢志不渝、厚积薄发,将自然条件劣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现实与目标的距离逐渐缩小。…
青海这十年|全省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立案2836件
  人民网西宁8月10日电 (刘沛然)面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为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示十年来青海省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情况,8月10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青海这十年检察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刘建志介绍了十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做法、亮点和特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