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西宁:“五步走”释放创新活力

宋翠茹
2021年09月22日10:02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近年来,为激发科研人员内生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西宁市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在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经费管理、技术路线决策等方面都作出大胆改革,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在制度层面打破制约创新驱动的藩篱壁垒,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建立完善政策制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释放创新活力的政策性文件,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赋予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改革工作走在全省科技系统前列,在全市大力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科技服务,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开展“科技服务进百企”活动,建立干部职工联点包片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园区和企业,通过分组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企业运行态势、科研实力、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等情况,辅导企业建立科研管理和研发费用管理制度,并征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项目、技术、合作、人才四类需求,积极对接各领域专家、高校院所,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将惠企科技政策送到企业,提高政策知晓率、覆盖率,引导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建立西宁科技大市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推行科技服务一站服务、一窗办理,压缩科技服务事项办理时限30%以上,简化各项申报认定流程,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便捷服务。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创新供给。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率逐年增加。西宁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从2016年1.49亿元增加到2020年2.29亿元,年均增长11%。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从2016年1260万元增加到2021年2800万元,年均增长24%。

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探索多种支持方式。根据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自身需要,采取“顶层设计+需求征集”相结合的方式,设立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专项、民生科技专项、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四类科技计划,每年定期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全年开放西宁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常年受理、集中出库、分批下达,建立项目储备库。放宽申报人员职称学历、资金配套、项目限项、科技查新、联合申报合作证明等申报条件,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实现申报全流程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项目投入机制改革,建立科技项目资金直接补助、分段补助、后补助等多种投入机制。通过自评和择优委托第三方相结合方式进行绩效评估,健全双向制衡、双重监督的科技项目评估评审机制。加强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把评估结果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

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将高校、院所研发人员的薪酬、职称评聘与创新业绩挂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双招双引”“科技在内、人才可以在外”工作模式,支持国内外科技人才承担市级科技项目,以项目方式柔性引进人才。实施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院所科研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创业。支持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提高智力密集型项目间接经费比例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

(责编:陈明菊、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