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西区聚焦“小缺口” 打造“小确幸”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城西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开展“为民办事在一线、化解民忧零距离”党支部承诺践诺活动,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抓起,聚焦群众新期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举措,以实际行动温暖民心、赢得民心、凝聚民心。
瞄准“切入点”,办好群众“急事”。各镇(街道)积极发挥“穿警服的副书记”职能优势,通过以法讲法、以案释法等方式,彻底解决噪音扰民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1000余件。西关大街街道实施“红色物业”365、“近邻文化”幸福桥、为民服务联络卡等系列举措,解决下水管网跑冒滴漏、拆除切斜围墙等民生实事36件。胜利路街道党工委通过“居民说点事”“安民移动调解室”“1+6”等服务机制,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共计108件。兴海路街道党工委通过“媒体+”“联动+”“心愿+”三加模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各类“急事”100余件。
吹响“集结号”,做好群众“难事”。通过设立“民情先锋岗”“服务模范岗”“党员先锋岗”等一系列“微网格”,常态化开展有热度、有温度、组团式的为民服务活动,形成“党委+楼院党支部+‘两新’党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协同联动的志愿者服务“同心圆”队伍,全方位、多举措为群众解决“烦心难事”。区残联与西宁市一卡通公司沟通协商,为辖区1000余名残疾群众办理“爱心卡”,提供“一站式”服务,此项暖心举措得到了广大残疾人欢迎,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文汇路街道办事处联合区监察大队经多方协调,及时解决了50人3个月拖欠工资近80万元。
拓宽“服务面”,解决群众“愁事”。针对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出“居民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送单、在职党员接单”的菜单式服务,扎实开展“走进群众看、围着群众转、帮着群众办”活动。城管局创新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服务模式,全面推进业务办理“不见面”审批,累计线上审批门头542个。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虚假广告、转供电环节价格、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立案调查30件,罚没款43.09万元,清退违规收取电费2652.84万元。古城台街道对存在缺失、残破、污损、掉色的门牌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并于7月下旬将缺失老旧的70余块门牌号发放到位,街道、社区及物业对小区楼院门牌号进行补设、拆除、更换,彰显了文明城市形象。建设局对辖区内12个无停靠点的公交港湾设立候车台,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找准“关键点”,干好群众“所盼”。探索形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便民服务圈,建立民生小微“资料库”,对重点难点问题打出凝聚多部门力量的“组合拳”,形成凝心聚力办实事、齐抓共管解民忧的强大合力。“咱们小区已经是十来年的老旧小区,健身器材坏了,不好用了,锻炼身体不方便啊.....”紫薇丽都小区居民李女士反映,彭家寨镇西川南路社区了解后及时与小区物业沟通,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安装了智能太空漫步机、智能跷跷板、智能腹部训练器、智能太极揉推器等25件器材,以实际行动解决了群众所需所盼。西关大街街道北气象巷社区党委发动“党员快递哥”派送“爱心午餐”,让高龄独居老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爱。区市民服务中心从“办事快捷化、设施暖心化、服务品质化”等方面入手,完善“健康码”管理、拓宽线下办事渠道、开设“老年人专窗”,目前已为770位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来源:西宁市城西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