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篮球青训体系正面临转型,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只有形成合力,中国篮球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自12月初2020—2021赛季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常规赛第二阶段开始以来,四川队球员朱松玮10场比赛场均得到15.9分,而且最近4场比赛连续首发出场。山西队球员张宁在经历短暂“下放”青年队之后也迎来了爆发,场均得分从第一阶段的3.5分上升至第二阶段的12分。
最近几个赛季,进入CBA联盟的大学生球员越来越多,一些球员逐渐适应联赛强度,进步明显,如北控队的王少杰、四川队的袁堂文,他们从进入CBA第二个赛季开始就在各自球队中稳定进入首发阵容。
CBA选秀发展势头良好,但能在联赛站稳脚跟的大学生球员依然不多。本赛季发布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国内球员基础信息白皮书》显示,俱乐部青训是现阶段CBA后备力量主要培养方式和球员输送渠道。本赛季新注册的62名球员中,有45人来自各俱乐部青年队,占比超过七成。如果按球队计算,广东、新疆、广厦、深圳、辽宁、山东、浙江等7支球队培养球员占本赛季注册国内球员(共计360人)的49%。
俱乐部等体育系统自行培养后备人才,球员输送渠道稳定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大学生球员为主的CBA选秀覆盖面广,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是目前CBA乃至中国篮球青训结构的现状,如何将俱乐部和高校培养体系优势互补,CBA联赛中也有值得参考的案例。
张镇麟从小在辽宁青年队受训,到海外留学之后重返辽宁队;齐麟在校园篮球赛事中表现突出,新疆青年队向他发出了邀请。两人刚刚20岁出头,目前已分别在辽宁队和新疆队中成为主力,未来也很有希望进入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抛开他们自身天赋和努力不说,我们看到,青训的两个系统——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打通渠道、衔接融合,起到了激活优秀人才资源的作用。
人们习惯将青训体系比作竞技体育重要的“塔基”,青训的理念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塔尖”所能达到的高度。眼下,传统的篮球青训体系正面临转型,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只有形成合力,中国篮球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奋力开创新青海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12月28日,中共青海省委首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图为发布会现场。 本报记者 李娜 摄 12月24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西宁召开。这次全会是在青海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详细】
增强党性修养 强化责任担当 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 12月28日,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带队检查考核西宁市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详细】
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青海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深入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持续推进“一优两高”,在新的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