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拯救”澤曲大草原

張多鈞 殷之皓 劉程錦
2023年05月15日10:03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草原滅鼠。青海日報記者 張多鈞 攝

遠眺澤曲草原。青海日報記者 公保安加 攝 

穿過郁郁蔥蔥的麥秀林場,翻越雄偉蒼翠的麥秀山,目光所及是廣袤無垠的澤曲草原。時令雖已至立夏,草原上卻是一副寒冬的景象,背陰處的草原還有一層薄薄的積雪,向陽處的牧草奮力汲取夏日的陽光。

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是三江源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河流濕地密集,在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中屬於青海省三江源水源涵養重要區中的海東-甘南高寒草甸草原水源涵養三級功能區。

這些年,全球氣候變暖,加之畜牧業生產活動,草原生態系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危機,集中表現在鼠害及黑土灘,澤庫縣也不例外。

拯救澤曲大草原,澤庫縣義無反顧。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更是關鍵之年,澤庫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拯救澤曲草原大會戰走深走實。

草與鼠:

草原覆綠 滅鼠為要

對於澤庫縣而言,草原“生病”的主要表現在於鼠害,進而導致黑土灘。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曾詢問過一些老牧人,他們對於黑土灘形成的原因,都認為是鼠害,“如果一片草原鼠害泛濫,那這片草原就距離黑土灘不遠了。”

如何看待一片草原是否鼠害泛濫,牧人常用的方法就是數一數老鼠洞,如果每畝草原上的老鼠洞超過100多個,那就是屬於鼠害嚴重區域。

記者跟隨熱旭日村黨支部書記尕藏冷知布在村裡公用草場轉了一圈,草場上每隔兩三步就有老鼠洞,每個老鼠洞周邊都會緊挨著出現兩三個老鼠洞。老鼠洞附近的原生草被破壞,出現了零星的沙土。

“老鼠在地下咬斷牧草的根莖,老鼠洞多的區域就會出現牧草大面積枯死。如果這些老鼠洞點連成面,就會出現大面積的黑土灘。”尕藏冷知布望著遠處正在滅鼠的村民,意味深長地說。

其實,就目前情況來看,澤庫縣草原系統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持之以恆開展草原滅鼠與黑土灘治理,草原退化的現象得到了控制,並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當了20多年村黨支部書記的尕藏冷知布清晰地記得,草原退化出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草原承包到戶,激發了牧民養殖熱情,村裡養殖的牦牛達到了6000多頭、藏羊1萬多隻。草原上到處是牛羊,野生動物消失不見了,黑土灘面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

熱旭日村草原的狀況恰恰也是澤庫縣草原生態系統的縮影,更是三江源地區草原生態系統的寫照。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之下,冰川融化,草場退化,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阻止這種現象,盡管這些年相繼實施了一大批草原治理項目,但恢復的效果依然緩慢,恢復后的草場遠不如之前。

記者在和日鎮唐德村看到了一片治理后的草場,種草禁牧三年,牧草已經長到了膝蓋處。距離這片草場10公裡處是王加鄉旗龍村,有一片草場,2019年就實施了治理,然后禁牧三年。如今又重新變成了黑土灘,還需要繼續治理。

澤庫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副局長李勇昌介紹,就目前全縣情況來看,集中連片的黑土灘已經治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就是坡度較大的黑土灘,治理難度比較大。

因此,從政府層面而言,每年投入草原治理的項目有限,應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定草原治理項目,督促項目落實,使得項目投入和資金使用更加精准,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對牧民群眾而言,一方面要不斷加大黑土灘治理后管護,尤其是公用草場,就目前情況來看,黑土灘很大程度上出現在每個村的公用草場。另一方面,應牢固樹立草原保護意識,讓牧民群眾了解草原不僅關乎生態系統,更加關乎畜牧業生產活動,隻有草原變好,草質變優,牛羊才能肥壯。

草與水:

草原保護 治水先行

青海牧區最常見的景致就是河流與草原,澤庫縣地處森林與草原的過渡帶,境內群山連綿,逶迤起伏,溝谷相間,灘地開闊,地貌復雜多樣,澤曲、巴曲、麥秀河貫穿縣域,水資源十分密集。

水資源豐富對於草原來說本該是一件幸事,然而在澤庫縣卻是個例外。發源於寧秀鄉仁宗村的次哈吾曲為巴曲一級支流,黃河的二級支流,流經和日鎮,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牧草良種繁殖場附近流入巴曲。

“過去,次哈吾曲河水泛濫,每年夏季都會發生汛情,年復一年,很多地方河道寬度比原先增加了一倍之多,最寬處達到了100多米。增加的河道基本上是兩岸的草原,直接損害了牧民群眾的利益。”澤庫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水保站站長拉龍說。

次哈吾曲既是和日鎮牧民群眾人畜飲水的水源地,還是西部四個鄉鎮農田灌溉的重要水源。這些年,隨著冰雪融化和降雨增加,次哈吾曲水流量猛增,沖刷草原,破壞草場,並在草原上形成新的河道,牧民利益受損,叫苦不迭。

2022年,澤庫縣按照水利部和青海省水利廳的要求,爭取項目資金9505萬元,開展了次哈吾曲河道治理,石籠網箱、河道疏通一大批項目相繼實施,還在河道兩岸設置了牛羊通道。

其實,對於草原而言,河道治理不好會破壞草原,破壞草原原生植被,后期要想在治理恢復就難上加難。河道如果治理好了則是另一番景象,草原上出現一片片沼澤濕地,牛羊漫步,候鳥棲息,呈現一幅生態畫卷。青海澤庫澤曲國家濕地公園就是最好的佐証。

澤曲河屬黃河一級支流,是澤庫縣最主要的水源地,澤曲河又有大大小小30多條支流,像毛細血管一樣分布在地表,在草原上形成了一片片濕地。

2015年,澤曲國家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9年開始啟動了3個中央財政林業發改資金濕地補助項目,項目總投資達到1500萬元,圍繞濕地保護、濕地修復、科普宣教和科研監測四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20年12月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一步一個腳印,每一個成果的背后都有堅守的背影。牧人多杰就是澤曲河最忠實的堅守者。

澤曲河流經多禾茂鄉秀加村時,形成了一片湖心島,周邊分布著大片濕地草甸,島上生活著黑頸鶴、黑鸛、灰雁等國家級保護鳥類。這片區域正是多杰老人的牧場,老人為這片區域取名為“金灘鳥島”。

20多年的守護,多杰老人深知鳥兒才是自家草場的主人,隻有鳥類更多,草原的環境才會更好。這些年,多杰用自己多年的積蓄修建了金灘鳥島觀景平台,在金灘鳥島水域附近自行修筑了堤壩,攔截水流,為鳥類繁衍棲息創造良好的環境。還動員村民一起保護澤曲草原的濕地及河流。

據國家權威生態資料顯示,這片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好,生物物種多樣性豐富,有黑頸鶴、黑鸛等珍稀物種分布,在區域生態環境中發揮著應有的生態效益和功能,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

今年,澤庫縣將以金灘鳥島所在的廣闊濕地區域,積極申報官秀省級濕地公園,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新生態文明新高地。

草與人:

生態帶動 尋求“三贏”

對於青海省來說,草原是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的“皮膚”,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重功能。

長期以來,由於對草原管理重視生產功能高於生態功能,開發利用過度,加上氣候變化等自然因素,部分草原出現退化、沙化、黑土灘等現象,草原得了“皮膚病”。

根治“皮膚病”就要處理好草原保護與利用的關系,這是擺在澤庫縣面前的一個難題。

“積極融入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這是澤庫縣給出的答案。

2020年,澤庫縣申報了措日更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得到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復,這是我國啟動的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同時批復試點的還有門源回族自治縣蘇吉灣、河南蒙旗阿木赫、班瑪縣紅軍溝。

措日更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設立,加大保護修復力度,在維護草原健康的前提下,適度開展可持續的利用活動,以“牧游結合”“生態帶動”的方式,探索了保護草原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站在措日更山頂,放眼遠眺,措日更湖猶如草原上一顆湛藍的明珠,陽光的照耀下,發出粼粼波光。湖水溢出湖面,在草原上緩緩流淌,最終匯入澤曲河。

“我們之所以選擇在這裡打造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一方面是景觀資源豐富獨特,這裡是澤曲河上游的一片河谷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有200多種牧草,還有各種珍貴稀有動物,是野生動物和人類和諧共處的天然樂園。另一方面,這裡休閑潛力巨大,距離縣城不足十公裡,阿賽公路穿境,境內水草豐美,整個公園處在山、水、城的緊密環抱之中,是澤庫縣發展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澤庫縣草原工作站站長斗尕杰布說。

措日更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啟動之后,澤庫縣在恰科日鄉措日更村實施了毒害草治理項目,新建了桃形立柱護欄網,新建了大型戶外標識標牌,展示公園的地理位置和建設的功能區劃。

今年,澤庫縣將進一步完善公園功能實施,在有效保護措日更湖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完整性的前提下,適度開發當地草原資源、景觀資源和文化資源,打造自然教育基地及旅游觀光勝地,依法開展草畜平衡基礎上的適度放牧、生態旅游、草原民族民俗文化體驗等活動,建設必要的保護、修復、科研、游覽、休憩和旅游接待服務設施。

草原自然公園是實現草原生態、生產、生活功能的有效載體,要在保護與開發中尋求“三贏”的平衡點。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