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增一處國際重要濕地
玉樹隆寶灘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23年02月02日16:54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西寧2月2日電 (況玉)2月2日,在杭州舉辦的2023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宣傳會場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布我國新增18處國際重要濕地,青海省玉樹隆寶灘濕地位列其中,為青海新增了一張“國際生態名片”。
據了解,2022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中規定:“本法所稱濕地,是指具有顯著生態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於養殖的人工的水域和灘涂除外。”這是目前我國對濕地定義的權威解釋。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不僅是一種榮譽,更體現了生態保護的擔當和保護成效。
玉樹隆寶灘。甘海瓊攝
玉樹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是繼青海湖鳥島、扎陵湖、鄂陵湖國際重要濕地,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地,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之后的第6處國際(世界)級別保護地,也是我國長江源頭第一處國際重要濕地。其范圍與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一致,總面積952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349公頃,生物多樣性豐富,是我國第一處以保護黑頸鶴繁殖地為主的保護區、第一處長江源頭的保護區、第一處實行濕地管護員的保護區,也是青海省第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中亞-印度遷徙路線上的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
近年來,青海湖鳥島、扎陵湖、鄂陵湖國際重要濕地累計投入各類濕地保護資金3.07億元,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17項,通過採取地形地貌修復、自然岸線維護、河湖水系連通、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等措施,濕地生態功能不斷得到增強,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生態系統健康指數持續上升。開展的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退牧還濕以及生態管護員等項目,在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的同時維護了農牧民的利益,調動了參與濕地保護的積極性。
(責編:劉沛然、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西寧:高原古城耍社火鬧新春
- 人民網西寧1月30日電 (陳明菊)春節耍社火,是春節期間青海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舞獅、旱船、八仙賀壽、踩高蹺、傘燈、太平鼓等特色濃郁的鄉土節目紛紛亮相,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看,“非常熱鬧,非常開心,希望新的一年裡,國泰民安,幸福安康。…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