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青海湖水生態保護修復

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咸水湖。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實地察看青海湖環境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時強調,“青海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斷鞏固拓展”。
自2018年青海湖主要河流入湖口附近及沿岸區域出現剛毛藻(Cladophora qinghaiensis sp.nov)大面積發生現象以來,青海省有關部門爭取多方支持,科學應對,實施青海湖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程,探索治理途徑舉措,水生態環境問題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流域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豐富度顯著提升,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生態旅游。
青海湖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典型案例-治理前
青海湖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典型案例-治理后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開展青海湖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和青海湖生態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全面推動《青海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任務落實﹔二是及時清理打撈剛毛藻,有效降低了青海湖內有害生物量,從源頭清理了污染源,及時攔截、打撈和處置剛毛藻水華900公頃,打撈剛毛藻約40500噸(濕重)﹔三是開展多項專題研究,啟動《青海湖水生態系統健康現狀評估及鳥島綠藻(剛毛藻)水華治理項目》,編制完成《青海湖水生態系統健康狀況評估報告》《青海湖剛毛藻水華產生機理與預警機制研究報告》等5個專題報告,初步闡述了剛毛藻成因、發生機理、處置方法及工作建議,為科學防治奠定理論基礎﹔四是開展了剛毛藻資源化利用試點,加工生產添加藻類成分的有機肥,並在省內外銷售﹔五是編制《青海湖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1-2035年)》,以鞏固和提升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水平為目標,保護青海湖流域水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
青海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環境治理為目標,通過實施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程,青海湖水生態環境問題綜合治理能力得到了強化,水生態環境問題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為促進湖泊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協調推進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探索了青海湖生態保護新模式。(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延期8次推遲數年 西寧晶珠廣場業主:有家難回很鬧心!
- 雜亂的建筑材料、坑窪的小區路面、破碎的門窗玻璃、停擺的塔吊……這是西寧市晶珠廣場小區(以下簡稱:晶珠廣場)已經入住的業主面對的日常,而這些情況長期存在一直未有整改。 有業主表示,自己已經來過晶珠廣場無數遍,每次都是同一個樣子,施工沒有進度,很鬧心﹔也有部分業主表示,自己的房子屬於晶珠廣場一期項目,在多次投訴、反映情況后,經過政府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目前雖已入住,但每天面對的都是破爛不堪的居住環境。…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