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合作专题>>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 三江源国家公园

2022年08月23日14:48 |
小字号

-科学编制规划-

按照设立批复关于“抓紧组织编制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按程序印发实施”的要求,在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规划专班的统一推进下,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特许经营机制等重要内容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澜沧江源头水系。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助力打造重点生态旅游景区-

依据《行动方案任务分工》,持续推进昂赛自然体验特许经营活动、昂赛大峡谷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特许经营活动、玛多高端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活动,完善并规范特许经营工作,启动开展玉珠峰生态体验、三江源国家公园LOGO品牌授权等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以特许经营项目为抓手,着力提升生态体验能力。

黄河源头湿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助力构建生态旅游线路-

依托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公园补助)、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持续推进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然教育能力,夯实基础服务设施,助力构建生态旅游线路。

星星海。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长江源园区规划建设自然教育课堂及科普宣教设施,目前已落实10436万元资金,开展澜沧江源园区、长江源可可西里区域、黄河源园区自然教育课堂设施建设。力争打造科普教育场所和生态文化体验基地。

黄河探源生态体验。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保护生态文旅资源-

把三江源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推动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带系统治理,持续加强雪山冰川及湿地保护,加大退化草地、湿地、沙化土地治理力度。全面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长江源格拉丹东。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强化人文资源保护-

按照《三江源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施方案》,以落实“主张所有、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的所有者责任为主线,启动试点实施工作,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人文资源本底调查。

生态管护员开展生态巡护。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强化政策支持-

强化产业准入正面清单管理,建立完善自然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发展空间管控、推进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特色文化等产业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产业准入管理。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导、管经分离、特许经营、多方参与”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机制。

冬格纳措湖。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下一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持续按照《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任务分工》,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01发挥规划引领 完善政策支撑

及时跟进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审批出台,完善修订《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专项规划》,及时修订《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科普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三江源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管理办法(试行)》《三江源国家公园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完善标准体系。

02扩大特许经营范围 打造生态体验线路

深入总结黄河源、澜沧江源园区特许经营试点经验,有序启动长江源园区生态体验与环境保护、玉珠峰生态体验、三江源国家公园LOGO品牌授权等特许经营活动,逐步构建打造长江、黄河、澜沧江溯源之旅产品、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之旅等世界级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03扩大宣传教育力度 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深入挖掘三江源国家公园本底价值,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引导公众走进自然、认识自然,提升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将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游憩服务有机结合,有序推进生态体验与自然教育融合发展。

04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持续争取长江源曲麻莱园区自然教育课堂基础设施和园区内4处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及十二处标志性门禁自然教育能力提升建设资金,完善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科普教育基地为中心、配合生态体验线路和多途径科普教育为辅的宣教体系,助力打造重点生态旅游景区。

05坚持生态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修复,保护好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沼湿地、荒漠戈壁、草原草甸、森林灌丛和“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加大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景观保护力度,合理开展利用,确保世代传承、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