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小積分”記錄鄉村振興“大賬本”

近年來,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各級黨組織壓緊壓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責任,以“清單制”“積分制”工作新模式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精細化制定評分細則,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切實把農村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清單化”推動“軟任務”變成“硬杠杠”。同仁市堅持問題導向、抓住薄弱環節,注重在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上下功夫,常委會研究制定《關於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將工作細化為8方面33項重點任務,建立各領域黨組織書記不同層面、不同主體抓基層黨建工作的共性責任清單和個性責任清單,明確支部書記、聯點領導、駐村第一書記抓黨建責任,為黨組織負責人提供有效“度量衡”和“催化劑”,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工作責任鏈條,筑牢鄉村振興戰斗堡壘。
“積分制”推動“要我干”變成“我要干”。同仁市各級黨組織堅持將平時積分累計與評先評優、激勵獎懲、年度考核相結合,引導黨員干部群眾由過去的凡事“要我干”到現在的遇事“我要干”,有效激發內生動力。其中,保安鎮黨委建立“周報月晒季評年考”機制,將鄉鎮干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個人工作考核得分納入各村月評中,“寫實式”記錄現實表現,作為黨員干部年底評優評先、村“兩委”年度報酬等次的重要依據,實現以“分”促管、以“分”促干,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推動重點工作提質增效。
“小積分”推動“村裡事”變成“家家事”。同仁市堅持逐步退出“小局面”,進入“大局面”為基准原則,依托“黃南先鋒”智慧黨建平台,線上發布活動計劃和線下“點贊”服務相結合,提高鄉村文明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黨員志願服務等一系列活動領積分換物品的參與度,努力實現“月公示、季兌現、年表彰”的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機制。其中,曲庫乎鄉打造2個“積分制”示范村,制定“基礎分+加分項+減分項”相結合的7大類32條積分表,將村級各項事務量化為積分指標,村民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轉習慣,以習慣化新風,充分調動黨員群眾示范帶頭的積極性,助力鄉村振興。(來源:同仁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已下達各類涉農資金66.75億元
- 人民網西寧11月24日電 (楊啟紅)本網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10月底,青海共落實省級以上涉農財政資金67.48億元,已下達各類涉農資金66.75億元,資金下達率達98.92%,全省農業項目資金支出進度達到80%,較上年同期增長18.5%,切實推動穩經濟擴投資各項舉措落地見效,為守好全省“三農”基本盤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集聚要素資源、打造創新平台、強化服務保障,農業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在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推進農牧業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 瑪爾擋水電站完成溢洪道堰閘段混凝土澆筑
- 人民網西寧11月24日電 本網從國能青海黃河瑪爾擋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獲悉,近日,瑪爾擋水電站溢洪道堰閘段左右邊牆混凝土澆筑至3257m高程,較2022年施工計劃提前13天完成,為2023年10月底下閘蓄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溢洪道為3孔開敞式布置,由引渠段、堰閘段、泄槽段和舌型鼻坎段組成,總長約570.6m,其中堰閘段閘室頂高程為3283m,底部建基面高程為3238m,溢洪道堰閘段長為50m,單孔淨寬11.0m,孔徑尺寸11.0×17m(寬×高),圓弧與泄槽斜坡以i=0.01坡度相切連接,總量101164立方米。…
- 青海新認定7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 人民網西寧11月24日電 (張莉萍)近日,青海省科學技術廳根據《青海省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管理辦法》和《青海省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經各單位申報、主管部門推薦、現場考察和專家評審等程序,認定海西州創新創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為青海省2022年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海南州鄉村振興眾創空間、青海省青繡專業化眾創空間、尖扎縣瑪龍文化專業化眾創空間、西寧市體育專業化眾創空間、青海每日新家政服務專業化眾創空間、同德縣電子商務專業化眾創空間為青海省2022年省級眾創空間。 近年來,青海省科技廳不斷優化創新政策環境,制定《科技支持促進創業就業和物流暢通保產業發展若干舉措》,修訂《大學生創新創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持續加大對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培育建設力度,引導開展專業化服務和活動,持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