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五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積極探索社會化一體服務

醫院管理是公立醫院高質量服務能力的重要體現。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積極探索新興后勤管理模式,把后勤服務工作從醫院行政管理中剝離開來,走職業化管理道路,使醫院專注主責主業,進而在管理層面讓醫院診療服務與后勤服務工作“平行並舉,兩面開花”。
“廣開言路”建立服務新格局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重在患者就醫體驗、服務能力提升,通過長期的運行實踐探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調研並征詢醫、護、患多方意見,打造“關注醫患反饋、黨政齊抓共管、總務落實職責,外圍職業服務”的總體服務格局。其中,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陪檢配送中心是后勤服務轉向社會化的具體體現。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陪檢配送中心工作人員為患者配餐。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首問負責”保障服務有效到底
陪檢配送中心是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結合醫療服務工作實際成立的獨立於臨床科室、醫技科室和行政科室以外的特殊服務科室。該中心實行首問負責制,患者尋醫問路或有就醫需求,有陪檢中心專職人員全程服務,包括負責為門診病人辦理住院手續並護送到各病房,與病房護士交接﹔護送門診及病房患者做各項輔助檢查、轉科,取送各病房急診的化驗標本、化驗單、手術通知單、會診通知單等,充分發揮協助患者到醫院各部門的問路“領航”作用。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勇介紹,陪檢配送中心經過5年的探索及實踐運行,解決了住院患者、門診患者不熟悉地理環境,走彎路,延誤診療時間等問題。縮短了急診患者的檢查、治療、輔助檢查時間,為急救患者贏得寶貴的時機。轉送、陪護患者輔助檢查和轉科等,增加了患者安全感。杜絕了在此過程中出現的醫療隱患,並保証了患者從入院到出院有護理人員協同。提供全程服務,有效地減輕了全院護士的工作負擔。
經統計,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陪檢配送中心成立以來,共為27萬人次入院人員提供服務,目前配備專職陪檢人員6人,日均服務患者及家屬150余人。隨著醫院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規章制度,中心的工作越來越深入人心,成為醫院臨床工作的流程“導航員”。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陪檢配送中心工作人員陪同患者入院。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疫情救治”應急轉型,做好醫患生活保障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西寧市唯一的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在做好公立醫院綜合診療工作的同時,為疫情中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及確診患者提供餐食及生活物品保障是一項關鍵性工作。在結合“陪檢配送中心”經驗基礎上,醫院從陪送“人”到配送“物” 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保障服務,直至服務到最終患者康復。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張西強介紹,以2022年4月為例,市三醫院封閉式管理期間共收治248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其中患者年齡跨度大,最年長患者75歲,最年幼患者1月齡。患者最長住院45天核酸結果轉為陰性,嚴峻考驗著醫院后勤保障部門的採購計劃是否詳實,供應類目是否合理,配送是否及時安全。在社會面靜態管理的條件下,后勤部門能夠及時獲得生活物品供應,並做好配給。醫院配餐送物機制充分保障了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個性化”需求,及時有效的保障了餐食和物品的供給,獲得了醫患的廣泛好評。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陪檢配送中心工作人員為患者配送餐食。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請進來、走出去”實現科學運行管理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張弢介紹,醫院正在積極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進程,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相互統一。
“請進來”是指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社會化管理形成兩套人員管理體系,有效實現后勤人員分流、獨立經濟核算、減少運行管理成本,使后勤工作人員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走出去”旨在讓醫院管理層面於集中精力於核心醫療衛生業務,逐步擺脫繁瑣雜亂的后勤服務工作,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讓優質醫療服務走入患者救治的全流程。
張弢表示,醫院將繼續總結經驗,加強對后勤社會化期間的風險的預測和控制,多方面考慮,進行標准化管理,確保醫院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來源: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 打好穩住經濟大盤攻堅戰
- 謝永壽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青海省中小企業助企紓困政策匯編》,這是西寧市城中區發展改革和工業信息化局工作人員特意送來的。對謝永壽而言,這本匯編不只是在宣傳政策,更是在傳遞信心。…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