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合作專題>>打造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 夢幻海北 大愛之地

2022年08月21日16:45 |
小字號

近兩年,海北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結合《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行動方案》,先后制定印發《海北州“十四五”文體旅游廣電規劃》《海北州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保護優先,持續發展”“突出特色,創新發展”“統籌協調,融合發展”“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積極推進海北特色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

夢幻海北。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加快實施項目 帶動景區升級

一是立足優勢特色,建設重點項目。近兩年以重大項目帶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文化和旅游專項引導資金、山東援建資金的杠杆作用,撬動社會資金投入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持續優化生態旅游有效供給和產業布局,通過實施門源縣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綜合性非遺館建設項目、阿咪東索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小拉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湟魚家園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黃河文化公園(海北段)西海郡故城遺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西海星墅自駕車營地項目等,提升全州旅游景區(點)品質與服務。門源縣加快推進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依托“春杜鵑、夏氧吧、秋色彩、冬冰雪”等特色資源,積極打造果蔬採摘、自助燒烤、戶外露營、攝影採風等生態休閑旅游項目,精心設計徒步叢林穿越、自行車騎行、攀岩等戶外生態旅游產品。祁連縣以“全程抓生態、點上抓景區、線上抓景點、面上抓景色、鄉村抓品味、城市抓品質、空間抓規劃、整體抓協調“為基本思路,實施“拍、飛、畫、走、品、探、唱、舞、吟、愛祁連”十個空間營造計劃,依托各景區(點),集中展現天境祁連壯麗秀美自然風光、源遠流長歷史文化和異彩紛呈民風民俗,生態旅游要素日益豐富。近日,青海湖國家公園正式進入創建階段,剛察縣積極與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溝通銜接,探索景地聯營模式,推動仙女灣景區、湟魚家園景區一體化建設並與果洛藏貢麻村鄉村旅游示范點有效聯動,重點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以“魚、鳥、羚、山、海、泉”和倉央嘉措詩歌文化為核心,突出青海湖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研學旅游、文化體驗,正在著力打造哈爾蓋羚羊小鎮等生態旅游景區。海晏縣全力推動金銀灘-原子城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在金銀灘-原子城景區進檔升級、轉型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下,穩步推進軟硬件提升、文物修繕、環境整治、景區宣傳等工作,截至目前,整改提升執行方案中確定的3大項、15小項建設項目已全部開工,其中州級部門代建的3處停車港灣、游客服務中心道路改造、5個候車廳正在施工,縣級自建的爆轟試驗場、四廠區、七分廠、二分廠、上星站景區大門改造提升、廣場鋪裝、景觀廊道改造、停車場以及主游客服務中心內部裝修、景區內外導視標識系統建設項目預計於9月底完工。另外,海北州今年申報了投資4000萬元的金銀灘-原子城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預計明年下達,用於景區創建成果鞏固提升。為充實景區產品內涵,“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已打造五大教學模塊,並形成專題類、現場類、體驗類、情景類等5大類課程體系,利用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發了10余處現場教學點,截至目前,已累計承接各級各類培訓班140多期,培訓學員2.4萬多人次。為加大金銀灘-原子城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近兩年,州縣兩級利用媒體、宣傳推介展銷活動、業務技能大賽等平台,積極宣傳金銀灘-原子城景區優質紅色文旅資源,有效提升了金銀灘-原子城景區知名度。

二是聚焦基地舊址,鑄魂生態旅游。在州委書記、州長任雙組長的州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引領下,在國家、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海北州2021年落地實施總投資9931萬元的文物保護項目10個,文物本體修繕項目13個,“三防”項目11個,環境整治項目2個。對基地舊址各文物點文物單體建筑進行實地勘察、摸底清點,向省文物局申請對基地舊址保護范圍22處國保文物點236個建筑單體、8處縣保文物點43個建筑單體進行數量及保護級別認定,常態化對基地舊址文物安全進行專項督查檢查,《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管理條例》於6月1日頒布實施后,基地舊址保護利用形成了長效機制。

中國原子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出台試點方案 引領交旅融合

一是全力推動交旅融合引領全域旅游發展試點創建工作。依托海北州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旅游資源,推動交通與旅游發展的深度融合,推動構建生態旅游線路體系,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海北州交旅融合引領全域旅游發展試點方案》於8月印發,方案按照快進系統、慢游系統、服務系統編制了建設項目,總投資57.2億元。計劃通過3∼5年時間,使省際通道建設有序推進,區域路網水平進一步提升,旅游路、產業路有效支撐鄉村旅游發展,交旅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實現主要景點慢行系統全覆蓋,交通驛站、旅客集散中心等服務設施更加齊備,公共交通旅游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全面推進落實當中。二是扎實開展交旅融合綜合服務體建設工作。海北確定在主要景區附近、交通節點和重點城鎮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生態環保、服務規范的交旅融合綜合服務體,作為交旅融合發展試點的支撐。目前委托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編制了《青海省海北州交旅融合綜合服務體專項規劃方案》,共建設41處交旅融合綜合服務體、驛站、觀景台和自駕游營地等,並決定於2022年先期建設7處。目前,西海旅游綜合服務體已完成設計招標,於8月5日舉行了奠基儀式﹔剛察縣生態綜合產業項目和315國道K252+700-800處交通附屬設施建設項目已進入征地階段,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其余五處交旅融合綜合服務體均在辦理項目前期相關手續。

崗什卡雪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注重內外聯動 打造精品線路

以龍頭景區為牽引、骨干景區為依托,整合生態人文資源,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景區景點品質,積極融入青海湖和祁連山人文生態旅游景觀廊道、“金岸銀邊”建設,內部互聯、外部互動的生態旅游線路體系已初步形成。國家層面,“‘夢幻海北’紅色文化體驗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神秘原子城·大國鑄劍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省級層面,積極融入青甘環線、青藏線、青川線、青新線等多條跨區域精品線路,成為北上廣深及山東、江蘇等重要客源地的重要旅游節點。州級層面,成功打造了“夢幻海北大愛之旅”“中國原子城探秘之旅”“祁連山風光帶康養之旅”“環青海湖休閑之旅”“甘青大環線海北生態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縣級層面,“金色門源游”“天境祁連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環線游”“環湖北岸生態之旅”“紅色生態研學游”等優質生態旅游線路不斷涌現。

百裡油菜花海。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推進多點開花 提升鄉村旅游

高度重視鄉村旅游發展,將發展鄉村旅游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體系,堅持“保護優先、因地制宜、融合發展、示范引導、保護農牧民主體地位、讓游客滿意”的原則,通過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鄉村旅游環境,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以民俗文化、生態採摘、康體養生、花海體驗等特色服務為載體,全面提升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截至目前,海北州共創建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4家、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24家,鄉村旅游接待點共101家,打造了16個省級旅游扶貧村,實施了魚兒山景區、祁連縣麻拉河景區等16個旅游扶貧項目,積極引導祁連縣卓爾山景區等7個州內知名景區景點參與脫貧攻堅,廣泛吸引貧困人群參與旅游景區服務、住宿餐飲業服務、承包景區扶貧攤位、銷售制作文旅商品,2021年旅游業帶動脫貧戶1635人次實現人均年收入20416.02元,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為迎合市場需求,積極打造精品民宿,今年推薦海晏縣文迦牧場和蕃域溫泉酒店申報甲級旅游民宿,蕃域溫泉酒店已通過國家評定委員會初審﹔申報6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個青海省鄉村旅游特色示范點,已通過初評。

達玉民俗村。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聚焦問題矛盾 持續整治市場

堅持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建立了旅游安全執法和旅游投訴調處聯動機制,出台了《海北州文旅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海北州文化旅游市場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定期調度文旅、市監、交通、公安、消防、衛健、生態環境等部門開展文旅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全州出動執法人員2975人次,檢查文化旅游場所889家次,重點加大對旅行社、A級旅游景區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管理者、從業者提升服務質量。全面嚴查各類無証經營、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尤其加大對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黑導游”“不合理低價游”、抹黑紅色歷史等問題的監督處罰力度,制定了《海北州各旅游景點及場館和休閑度假區規范講解管理制度》,組織審核《大美青海•夢幻海北導游詞匯編》,並主動發起建立海北、西寧、海西、海南旅游市場整治協作機制,簽訂《海北、西寧、海西、海南旅游市場整治協作備忘錄》,通過積極開展旅游執法,建立執法聯席會議、旅游市場互管、旅游投訴互理、信息互通等機制,有力保障全州旅游市場秩序和諧穩定。

祁連山生態牧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加大政策支持 強化市場培育

一是加快推進海北旅投重組工作。目前,海北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為海北州文化旅游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海北州正在加緊明確實物資產注資主體、土地使用權購置費等事宜。二是加大產業引導扶持力度。今年海北州下達省級文化旅游發展專項引導資金1167萬元,用於項目補助、先建后補、青繡提檔升級、旅游廁所新改建等﹔組織15家企業申請州級財政實體經濟貸款貼息項目616.5萬元﹔為4家企業補暫退旅行社質保金18萬元﹔推薦19家企業參與青海省文旅消費券發放活動,目前補貼資金約6.8萬元。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海北州聚焦重點文旅企業困難需求,目前已幫助達玉部落協調青海銀行為其2326萬元貸款辦理為期30個月的展期,協調農業銀行為海北文迦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3家文旅企業累計辦理展期、延期還本2.12億元﹔探索出旅游景區經營質押權和門票收入質押權業務,為文旅企業發放貸款2筆共計1006萬元﹔中國農業銀行海北州分行、剛察縣農商行為祁連翠光玉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剛察赤秀嘉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共計發放1900萬元貸款。

祁連鹿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加大宣傳推廣 提升品牌影響

海北州牽頭成立援青文旅聯盟,借助對口援青平台,形成援青六省市與青海八市州客源互動、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品牌共創的旅游宣傳營銷合力,利用祁連縣、剛察縣成功創建全省僅有的兩個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這塊“國字招牌”,通過中央、省州媒體,山東青島“海北會客廳”以及各類宣傳途徑,多渠道推廣“夢幻海北”“金色門源”“天境祁連”“藏城剛察”“河清海晏”品牌形象。借助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門源百裡油菜花海文化旅游活動、祁連山草原風情文化旅游系列活動、青海湖裸鯉增殖放流暨觀魚放生節、“二十萬人游海北”暨援青文旅聯盟“千車萬人青海行”等品牌節慶活動串聯11個A級旅游景區、35家星級飯店、鄉村旅游重點村和星級鄉村旅游接待點、精品旅游線路、特色文旅產品,實現引客入州,目前海北州客源不斷豐富,市場持續向好,2021年游客人均消費達460.05元,較2019年的364.17元增長23.33%,游客消費意願逐年增強。“夢幻海北”“金色門源”“天境祁連”“河清海晏”“藏城剛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倉央嘉措文化廣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下一步,海北州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青海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聚焦海北特色助推“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

阿咪東索景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強化項目支撐夯實發展基礎

以“完善旅游要素、滿足游客需求”為目標,建立完善的旅游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和部門聯動機制,加大項目儲備、申報、實施力度,緊抓交旅融合機遇,不斷夯實旅游發展基礎。

狠抓三年行動方案落實落地

推進《海北州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總體目標穩步實現,努力構建產品體系豐富、服務水平優質、管理運營科學、帶動效益明顯的特色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著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困難

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快落實《海北州加快文旅行業恢復發展十條措施》《海北州進一步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若干措施》等紓困政策,對重點文旅企業實施“一企一策”,助力文旅行業恢復生機。(來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