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格爾木7月15日電(楊陽 李莎莎)近年來,格爾木市民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就是城市的變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開展不僅打造了城市的筋與骨,培育了城市的靈與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與肉,帶來的是城市形象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質、生活幸福指數的持續提升。
針對基礎設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些年,格爾木市全力實施了一批又一批整治項目,涉及道路提升改造、路燈維修、環境整治、旅游重點區域基礎設施維修改造等,進一步提升了格爾木市基礎設施條件,夯實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基礎。
如果說馬路是城市的“血脈”,那麼一輛輛出租車就是這“血脈”中奔流而過的“紅細胞”,它攜帶著一座城市的“新風”,成為一座城市“流動的名片”。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這幾年,穿梭在街頭巷尾的出租車變了樣。統一干淨的車輛,有時間日期的信息,能動態發布的文明創建標語,讓創建文明的氣息,隨處可見。
禮讓斑馬線,讓市民相處在小小的馬路上更加和諧、有序。出租車、公交車、私家車……越來越多的司機加入到“禮讓斑馬線”的行動當中。斑馬線前減速停車、禮讓行人,行人禮讓車輛,有時被禮讓的行人還會向禮讓車輛揮手致意,小小的舉動是城市裡一道靚麗而又暖心的風景,也讓文明之花香氣四溢。
文明的美景不止在路上,它還在廣場的花叢裡、在公交站台的候車亭裡、在建筑工地的圍擋中……“做文明人,辦文明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少年興則中國興,少年強則中國強”……這些隨處可見的公益廣告,既養眼又養心,扮靚環境的同時吸引著市民一次次流連駐足,於無聲處傳遞文明正能量。
近年來,格爾木市從不斷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升市民的道德素養,緊密聯系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分類設計各種不同載體,採取生動活潑、干部群眾容易接受的方式加強教育引導,堅持廣大群眾的創建主體地位,搭好讓群眾便於參與、樂與參與的舞台,讓群眾當演員、唱主角。
同時,格爾木市扎實推進市級領導聯點創城工作,由34個市級領導分別聯點34個市屬機關單位、9個街道鄉鎮、29個社區、42個村、35個學校(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68個企業及全市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園廣場、營業網點、服務窗口等重點場所,自上而下,全民參與,用雙手創造美麗的、文明的、幸福的、和諧的家園。
每到周末,大街小巷,一個個紅馬甲的身影,是城市裡最顯眼、最暖心的風景。打掃衛生、文明督導……小舉動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通過培育文明風尚,格爾木市不斷推進志願服務常態化,開展“格爾木好人”評選表彰活動、命名表彰家誠信民營企業、開展“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倡議、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願服務活動等等,讓文明的春風吹拂每一個角落。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久久為功的“耐力賽”,更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我們也將在這場沒有終點的“長考”中,繼續前行,讓文明的種子在這方沃土繼續播撒,並扎根於城市精神的最深處,讓城市更加文明,讓市民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