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以綠色低碳為導向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海南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項目100萬千瓦光伏電站。 黃河公司供圖國網青海檢修公司輸電作業專業人員在±400千伏柴拉直流輸電線路登塔消缺。…
西寧市在青海省率先完成市政管網“一張圖”信息系統搭建 2023年西寧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協同西寧市城鄉建設局、西寧市水務局等相關單位在青海省率先完成市政管網“一張圖”信息系統搭建及7839公裡各類市政管線數據校核入庫,完成主城區172平方公裡范圍內1897公裡排水管網排查及149.39公裡老舊排水管道內部檢測評估,並在持續更新完善,為保持西寧市湟水河流域優良水體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根據國家監測數據平台反饋:2023年1月1日-8月31日,小峽橋入境斷面水質類別達到III類﹔西寧市所有國省控斷面均達到水質目標要求,達標率100%,優良水體佔比100%。…
西寧市全面完成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排查整治工作 人民網西寧9月6日電 本網從西寧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時消除固體廢物傾倒環境污染隱患,保障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西寧市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職責分工,科學追溯固體廢物來源,於近日全面完成了27個疑似問題點位排查、整治工作。 按照生態環境部交辦疑似問題清單,西寧市2023年第一批疑似問題點位(衛星影像)24個,其中城東區1個、城中區5個、城西區3個、城北區2個、湟中區7個、湟源縣6個﹔6月25日交辦的第二批疑似問題點位(信訪舉報)為3個,湟中區2個、大通縣1個。…
海北州上半年實施生態建設項目21項 8月10日,記者從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上半年共實施新建、續建項目21項,總投資108000萬元,其中水污染防治項目共計12個,投資92850.43萬元,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共計5個,投資1351.33萬元,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共計4個,投資13751.25萬元。 海北州生態環境局緊盯國家及省級專項資金支持方向,關注環境治理短板,精准研判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圍繞“一優兩高”等重大戰略,邀請專業團隊,瞄准該州區域內突出的環境問題和症結,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著力點,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青海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調度會召開 8月28日,青海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調度會在西寧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出席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新部署新要求,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從嚴從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青海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看“天上玉樹”的生態建設之路 從青海省會西寧出發,越過綿延的山脈和曲折的河流,在近八百公裡外的嘉塘草原上,一方生態的淨土赫然顯現: 通天河穿行於唐古拉山脈和昆侖山脈的寬谷之中﹔千古神山尕朵覺沃以遒勁峭拔的姿態守護著百姓內心的安寧與純淨。 玉樹州稱多縣嘉塘草原。…
“彈性管理”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保護管理探索的新亮點 8月23日,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上述總體規劃的一個亮點,就是創新探索和落實了自然保護彈性管理措施。 據悉,總體規劃中落實的自然保護彈性管理措施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在國家公園邊界區域,實事求是確定一定范圍的緩沖帶、自然教育體驗帶、外圍保護帶等,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和當地政府協同管理﹔核心保護區已有道路、高壓線路、水利設施兩側以及大型設施的控制線內按一般控制區進行管理,滿足維持道路的修繕加固、大型設施的檢修維護等需求﹔經科學評估,允許必須且無法避讓,以生態環境無害化方式穿越、跨越的地下或者空中的線性設施建設。…
中國國家公園標識發布 人民網西寧8月19日電 (記者甘海瓊)8月19日,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的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上,中國國家公園標識發布。 據了解,國家公園標識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院校知名專家設計潤色,由地球、山、水、人和漢字書法等元素構成。…
行走國家公園|季夏瀾滄江源 昂賽綠意盎然 夏日的瀾滄江源水草豐茂,風光壯美。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境內的昂賽大峽谷,屬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境內有丹霞地貌、森林草原、峽谷流水等豐富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