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濕地看青海︱依法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青海是濕地資源大省,濕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佔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2.64%。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重要的生態功能,決定了青海在我國乃至世界生態安全中具有獨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護濕地資源任重道遠。近年來,青海始終如一全面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呵護著“地球之腎”。即日起,由中…
171個綜合站納入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 本報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生態環境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組織開展了第二批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遴選工作,北京百花山站(森林)、內蒙古科爾沁站(草地)、湖北三峽庫區站(濕地)等116個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納入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至此,共有171個綜合站納入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我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青海:積極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 人民網西寧12月20日電 (記者甘海瓊)12月20日,青海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專場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相關情況。目前,青海湖國家公園全面創建工作已完成包括本底調查、范圍劃分、體制建設、保護修復、矛盾調處、監測監管、宣傳科普和社區發展等8個方面共55項創建任務。…
我國森林覆蓋率已超過25%(美麗中國) 數據來源:國家林草局 本報南寧11月24日電 (記者董絲雨、龐革平)記者從在廣西南寧召開的2024年世界林木業大會上獲悉:截至2023年底,我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5%,森林蓄積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年碳匯量達到12億噸以上,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增綠最多的國家。我國林草產業總產值超過9萬億元,形成了木竹加工、森林食品、林下經濟、生態旅游等4個年產值超萬億元的支柱產業,成為全球主要林產品的最大貿易、生產和消費國。…
坡耕地改梯田 “三跑田”變“三保田” 清晨,高原初冬的天空還沉浸在一片深邃的藍色中,星辰尚未完全隱退,隨著挖掘機開始緩緩啟動,一陣陣低沉而有力的機器轟鳴聲從遠處傳來。 “今天開工又早了一點。…
生靈躍動祁連山 人民網西寧11月12日電 (記者甘海瓊)走進冬日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野牛溝鄉,連綿的祁連山被一層白雪覆蓋。高山草原、草甸呈現出金黃的色彩,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寧靜祥和。…
青海:以工代賑帶動農牧民就近就地增收 人民網西寧11月11日電 (記者甘海瓊)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今年以來,青海省高度重視在林草生態保護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充分發揮林草優勢,制定下發《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在林草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通知》,重點在“三北”工程和荒漠化綜合防治、國土綠化、退化草原治理等林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對申報項目、組織務工、發放報酬等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脫貧人口參與項目建設,切實帶動農牧民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青海貴南當地群眾開展治沙工作。…
“一戶一崗”讓牧民群眾享受國家公園紅利 人民網西寧10月29日電 (記者張莉萍)記者從青海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實踐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后,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范圍內實施了“一戶一崗”政策,試點期間共納入17211名管護員,每年補助資金3.7億元。 2021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將黃河源的約古宗列曲、長江源的格拉丹冬、當曲以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完整納入國家公園范圍,面積由12.31萬平方公裡擴增至19.07萬平方公裡,曲麻萊縣麻多鄉、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瑪多縣花石峽鎮、雜多縣結多鄉部分區域調整(優化)納入了國家公園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