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月 青海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2% 人民網西寧11月30日電 (楊琳)本網從“新時代 新青海 新征程”系列發布會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專場發布會上獲悉:截至今年10月底,青海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2%,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8.4微克。 圍繞“藍天保衛戰”,今年青海省共淘汰燃煤小鍋爐144台537.39蒸噸,燃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205台1552蒸噸,強力遏制“散亂污”企業反彈,淘汰高排放老舊車11578輛。…
青海海西:首批越冬候鳥飛抵柴達木盆地托素湖 初冬時節,位於柴達木盆地的可魯克湖-托素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迎來首批越冬候鳥,它們或在湖面嬉戲,或在天空翱翔,為冬季的柴達木盆地增添了一份美麗與靈動。 近年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持續推動可魯克湖-托素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工作,強化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加大保護與管理力度,濕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
奔跑在青海湖畔的精靈② 在中國青藏高原青海湖湖濱,生存著一種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的野生動物,它就是普氏原羚。上世紀五六十年的,隨著活動區域的縮小,棲息地的改變、致危因素的不斷增加,導致大部分地區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徹底滅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青海湖地區第一次普查時普氏原羚種群數量不足150隻。…
青海計劃三年時間完成沙化治理402.76萬畝 人民網西寧11月22日電 (況玉)11月22日,青海省“三北”工程“一意見兩方案”新聞發布會在西寧召開,為全面打贏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作出青海貢獻,青海以“2+1+12+N”防沙治沙新格局,全面開啟“三北”工程攻堅戰。 青海圍繞“三北”工程攻堅戰“怎麼打”“在哪裡打”“打什麼”等關鍵問題,結合青海實際,部署以防沙治沙為主陣地的核心攻堅區和生態區位重要、防沙治沙和林草保護修復任務較重的協同推進區,謀劃確定了“2+1+12+N”防沙治沙總體布局。…
青海:以“2+1+12+N”防沙治沙新格局全面開啟“三北”工程攻堅戰 人民網西寧11月22日電 (況玉)本網從11月22日召開的青海省“三北”工程“一意見兩方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堅決扛起防沙治沙責任,全力打好新時代青海“三北”工程攻堅戰,特別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起草了《關於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三北”工程六期規劃青海省實施方案(2021-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青海片區防沙治沙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青海以“2+1+12+N”防沙治沙新格局,全面開啟“三北”工程攻堅戰。《實施意見》已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方案》《行動方案》已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
“天下黃河貴德清”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不斷加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力度,健全完善長效管控機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境內碧綠的黃河與周邊地貌相互映襯,展現“天下黃河貴德清”的黃河畫卷(11月19日攝)。祁國彪 攝。…
青海沙珠玉: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風是什麼形狀?或許是春日激起漣漪的溫柔,是夏日拂過柳梢的旖旎,是秋日吹動麥浪的喜悅,是冬日寒潮時的凜冽。而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盆地裡,連綿的沙丘似是忠實的史官,一筆一劃地刻畫著這片土地上風與人與沙的糾纏。…
全球范圍首次開展荒漠貓頸圈追蹤:個體平均家域面積約3.3平方千米 人民網西寧11月15日電 (記者張莉萍)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利用頸圈數據,首次對野生荒漠貓個體的家域面積進行了科學估算。結果顯示,荒漠貓個體平均家域面積約為3.3平方千米,此次荒漠貓衛星追蹤頸圈佩戴項目是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