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用心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快点!快点!刚才康叔给我打电话,说家里电闸跳了,电暖气用不了,咱们得快去看看!”一大早,大通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村委会广场上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第一书记袁明利正要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前往康海深老人家。康海深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人独居在家无人照顾,平日里,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被袁明利放在了“心尖尖上”。
2021年7月,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派驻将军沟村的第一书记袁明利,走进了“脑山小村”——大通县将军村。初到将军沟,袁明利就从村干部口中了解到,该村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在脱贫攻坚时期村集体经济已经有了“雏形”,但受疫情影响,产业带动效益不明显、村民参与程度不高,成了摆在村民“致富路”上的一道坎。“说实话,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是总得想办法呀,不能让村民们的期待落空了!当时每天都会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探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袁明利感慨道。
针对村里第一产业基础薄弱,无法很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集群效应”的问题,袁明利本着“产业发展先打牢基础”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发展本土特色产业的新路子。“人家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我们村里的大树就是林下经济了。”袁明利开玩笑地说道。经过与村“两委”成员探讨研究,将军沟村最终确定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在原有的奶牛养殖产业基础上,增加林下中藏药材种植和土鸡养殖,通过打造当地品牌,发展壮大“一村一品一特色”,为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将军沟村晒太阳的懒人少了,就近务工的人多了;远走他乡打工的村民,主动回到家中谋求新发展。“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袁书记这么帮助我们,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老党员金国录说。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我们必须抓住时代机遇,进一步强党建、兴产业,让乡村振兴的路越来越宽。”袁明利对将军沟村的未来信心满怀。今年,村里将全力使将军沟旅游景区和林下产业经济成为将军沟村持续增收的秘诀;想方设法再拓展一些切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守护将军沟村绿水青山的同时,推动“三产融合”,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微风融融春渐进,将军沟村的春天如约而至。说起以后的好日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林笑得合不拢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对“三农”工作又有了新要求,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沉寂了许久的玻璃栈道景区,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现在村里有好多人都在景区上班,每天在家门口就能挣到70到100元的收入,景区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5万元的收益,等天气再热一些,景色再美一些,欢迎大家来我们将军沟玩!
一张蓝图,从容运笔。以农牧业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目的,以增收致富为核心,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在将军沟遍地开花、风声水起。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廊道综合提升,让大地增绿,环境增美,农民增收,发展自身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打造将军沟特有文化景观,呈现水清、岸绿、精美的的新貌。伴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迈进,将军沟村正紧紧围绕着保护和发展的两大主题,着力打造生态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小镇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来源:大通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