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2023年青海将完成国土绿化26.67万公顷

叶文娟
2023年02月25日09:17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青海省今年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2月23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2023年,全省林业草原工作将锚定“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目标,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以林(草)长制为支撑,高质量推进林草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2023年,青海省林草局将坚持数量和质量、存量和增量并重,全面实施《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年完成国土绿化26.67万公顷。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湟水河沿岸绿色生态廊道、西宁海东南北两山等重点区域扩绿行动;新创建4个省级“森林城镇”和6个“森林乡村”,进一步优化绿色空间布局。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林”植树活动,全年完成义务植树1500万株。实施防沙治沙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海南藏族自治州防沙治沙示范州建设,巩固提升5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完成防沙治沙8万公顷。

草原是青海省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青海乃至全国生态保护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青海省将启动实施黑土型退化草原治理五年行动,有力有序推进退化草原治理、有害生物防控、人工草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草畜平衡示范县和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全年完成退化草原治理约21.3万公顷,完成防沙治沙8万公顷,进一步增强沙区生态功能;实施三江源湿地综合保护、青海湖流域湿地系统治理、祁连山湿地水源涵养等一批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积极申报建设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全力推动曲麻莱德曲源、泽库泽曲、班玛玛可河、乌兰都兰湖、都兰阿拉克湖等纳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系统组织开展雪豹、普氏原羚、两栖爬行类、雉鸡类、景天科、忍冬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科学评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合理划定四至边界;妥善处理“人兽冲突”,做好野生动物致害赔偿工作,制定保险赔偿试点实施细则,在棕熊破坏严重区域开展主动预警防范;积极筹划青藏高原观鸟大赛及雪豹、普氏原羚国际保护大会,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积极性。同时,做好西宁国家植物园建设前期工作,推动建设“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增强“西引力” 把凉资源变成热产业
  2月23日,西宁市城西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政府区长袁文代表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2022年西宁市城西区全面完成7类20项民生实事,交付了一份提气的“成绩单”。本网从大会获悉,2023年,西宁市城西区将增强“西引力”,把凉资源变成热产业。…
青海出台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
  人民网西宁2月22日电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出台《青海省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科研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科技人才活力。 《方案》结合青海省科技人才工作性质和科技活动特点,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社会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人才”三类,着力解决全省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的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等问题,改变将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等与科技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片面做法,破解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励以及唯帽子等倾向,合理设置和使用评价指标,避免对不同类型科技人才“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不同人才实行差别化评价。…
奋进的春天|高原烟火气中潜藏的消费复苏
  顾客们忙着挑选菜品,服务员们“跑着”服务……近日,青海省茫崖市创业路一家餐饮店总是一派热闹景象。“每天下午6点左右进入高峰,日均人流量大约200人左右,翻台快,每晚忙到12点左右才能喘口气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