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全国首例!青海救护的猞猁“天线宝宝”成功放归

张皓芃
2022年08月24日10:57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近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宣布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救护猞猁的野化放归。本次放归的猞猁于4月12日离开野化训练场,目前已在野外自主生活130余天,经GPS监测结果判断其生存状态良好,已具备独立生存能力。

据悉,本次放归的猞猁于2021年4月6日在青海省刚察县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救助,为1岁幼崽,被发现时其因角膜水肿导致右眼失明无法捕食猎物,伴有营养不良、体质极度虚弱等症状,无法直接放归。经救助后,工作人员对该猞猁开展针对性康复治疗及野化训练并取名为“天线宝宝”。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管理,“天线宝宝”各项状态良好,右眼功能恢复正常,猫科动物常见传染病抗原检测均为阴性,血液生化生理等各项指标均正常,经专家评估后,符合野化放归条件。

2022年3月,在多方协调之下,工作人员在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搭建了面积约100平方米的野化训练场。4月,为“天线宝宝”佩戴卫星定位项圈后,工作人员在放归训练场投喂活物以训练其捕食能力。4月11日,工作人员发现其咬死场地内羊羔、兔鸽等并食用,第二天早晨“天线宝宝”从预留逃离口逃离野化训练场。

据“天线宝宝”130多天野外活动的监测结果显示,野化放归后其于4月12日离开避难所,至5月7日期间进行长途迁移,实际迁移约200公里,平均每日迁移8公里;5月7日-31日,其活动区域约为50平方千米,核心活动区域为10平方千米;截至8月22日,“天线宝宝”迁移到青海省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附近活动。根据野外活动监测结果及运动量判断,其已具备独立生存能力,表明了此次野化放归成功并取得阶段性经验。

据介绍,本次救护猞猁的野化放归为后续对大中型猫科动物开展科学有效的野外救护和放归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将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的野外救护、野化、放归等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放归的整体水平,为全省乃至全国野生动物救护放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全面助力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