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千里,只为明天更美好

——海北州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侧记

丁玉梅

2020年06月11日08:58  来源:青海日报
 

工作人员将鱼苗打捞至桶内准备放流。

牛玉珍和同伴在放流。 青海日报记者 丁玉梅 摄

  六月的刚察,盖上了一层绿色的薄毯,微风吹过舒爽又清新。

  6月10日,一群满周岁的裸鲤“宝宝”,乘车从西宁出发,来到了它们出生的地方——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

  今年的沙柳河有些安静,但并不妨碍裸鲤“宝宝”们,它们跳跃翻腾,急不可待地想回归故里。吱!一声,两辆载着水箱的卡车停在了沙柳河边,车子的惯性让车厢中的小鱼宝宝有些受惊,他们奋力甩动尾巴,四处游动。

  再次见到自己培育的小鱼苗,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沙柳河、泉吉河增殖实验站站长周卫国有些激动,等车子一到,他就候在边上,和同事们一起准备,将这些裸鲤“宝宝”放入河内。

  “这些鱼苗,就相当于是他的‘孩子’。”看着周卫国着急的样子,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副主任杨建新开玩笑道,从采集鱼卵,到人工授精繁育,他都有参与,离家的孩子归家了能不高兴吗?

  每年的6月份,是周卫国他们采集鱼卵的时候。这一时期,他们从早到晚都要在河道内工作,采集鱼卵人工授精人工繁育,等裸鲤“宝宝”育龄满一个月之后,要到环境更好的西宁生活,满周岁以后再投放至沙柳河等河里。

  随着水箱阀门的打开,连接水箱的管子鼓起来,一条条鱼苗,争先恐后地冲出管道,游进蓝色塑料大盆内,工作人员将鱼苗捕捞至桶里,大家提着桶或端着盆,将一尾尾鱼苗,通过放流台送进沙柳河。

  来自西宁的游客牛玉珍从工作人员手里小心翼翼地接过盛有鱼苗的盆,缓缓倒进河内,看着鱼苗跃进河里,不禁笑着说道:“今天运气太好了!”她想要去青海湖玩,今天路过刚察来看湟鱼,没想到遇上了裸鲤增殖放流活动,让她和同行的伙伴们高兴了好一阵。

  裸鲤自然繁育受河水水位、气温、降水量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受精卵的成活率不高,通过人工繁育来提高裸鲤成活率,自然恢复裸鲤数量。体格健壮的裸鲤“宝宝”,畅快游入沙柳河繁衍生息,它们将进一步增殖青海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青海湖水域生态环境,助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等100万尾鱼苗都投放到沙柳河,周卫国才松了一口气。今年他们繁育了一千万尾鱼苗,这些鱼苗都要投放到沙柳河和泉吉河内。从2002年开始,到2019年年底,青海湖裸鲤数量从2592吨增加至9.3万吨,同比增长5.6%,是保护初期的35倍。

  裸鲤的增加,除了增殖放流活动,与近些年我省不断加大渔政执法力度,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息息相关。

  往年这个时候,唐育林和同事住进了扎在河边的帐篷,作为刚察县渔政管理局哈尔盖管理站站长,他要负责守护裸鲤安全产卵。但是,今年受“闰四月”的影响,洄游的湟鱼还没有到来,他们只能更加扎实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宣传是重点,今天他也带了宣传册,向参加放流活动的群众以案说法,呼吁大家都来保护湟鱼。

  裸鲤“宝宝”顺流而下,投向母亲的怀抱,有更精彩的明天等着它去发现。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