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亮成绩 展形象 喜迎二十大】

海东市索家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幸福生活有奔头

杨启红
2022年06月23日09:15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为全面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青海省基层党建成就,特别是开展“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青海省委组织部推出“亮成绩 展形象 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海东篇。

“土路变硬化路、土房变砖瓦房,大家伙儿出行更方便,住得更舒心……”说起如今的生活,海东市平安区巴藏沟乡索家村的老党员祁积财滔滔不绝;“早晚常来文化长廊附近散步,还能借助这些健身器材锻炼身体……”76岁的索家村村民杨玉梅也感觉相较于以前,如今的生活幸福感很足,索家村的种种变化,彰显着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惠及着谋求幸福生活的村民,尤其是自2021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后,索家村更是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索家村“敬德洗马”非遗文化长廊周边。人民网 杨启红摄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更是关键。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索家村在实践的过程中答案愈发清晰。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积极争取资金,落实项目。”索家村驻村第一书记马雅婷说出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她说,2021年索家村争取衔接资金144万元,分别实施了3个家庭托管养殖场、花椒基地管网项目和“敬德洗马”非遗文化长廊;2022年争取衔接资金288.4万元,实施了青贮饲料种植加工项目,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饲用玉米,购置农机具、修建青贮窖池等,并结合粮改饲和撂荒地整治工作,种植燕麦、苜蓿等作物。

索家村种植的饲用玉米正值生长期。人民网 杨启红摄

“6月初,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等10余人花了4天左右的时间整治了180余亩的撂荒地。”索家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洪表示,推进村集体项目落地时,党员们总是跑在前、干在先,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开展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值六月,艳阳高照,索家村种植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正“拔节生长”,“预计今年收入能达到200多万。”刘维洪介绍,青贮饲料种植加工项目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村民们也能分红。

除了发展青贮饲料种植加工产业之外,还能干什么?索家村考虑延伸产业链,采取种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符合实际情况,还能促进产业融合。“下一步,我们计划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采购藏羊200只进行集中养殖,用自留部分青贮玉米、燕麦和苜蓿作为饲料。”草畜联动、种养结合的循环产业链正加速成型,未来还可以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就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

与此同时,在乡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索家村与平安区沁园富硒养殖专业合作社沟通对接,“目前,牛存栏量为180多头,今年计划增加至500头左右。”沁园富硒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富奎介绍,索家村的青贮饲料供应后将有助于合作社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下一步,二者将“抱团取暖”,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平安区沁园富硒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正投喂饲料。人民网 杨启红摄

平安区沁园富硒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正投喂饲料。人民网 杨启红摄

产业振兴有思路、稳推进的同时,文化振兴更不能落后。

“目前,‘敬德洗马’非遗文化长廊正在彩绘,还将安装文化橱窗,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宣传索家村传统民俗文化,后续还计划拍摄‘敬德洗马’非遗文化纪录片……”如何弘扬传统民俗文化,马雅婷介绍得头头是道。“敬德洗马”源于《隋唐演义》中的一个典故,也是索家村自200多年前就开始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现已列入海东市市级非遗文化项目,目前正在申请省级非遗文化项目。同时,索家村还有射箭的民间传统,村两委在组织射箭交流比赛、宣传射箭文化等方面颇费功夫。种种举措,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使其成为新时代留住乡愁、维系乡民精神的符号。

“敬德洗马”非遗文化长廊正在彩绘。人民网 杨启红摄

“敬德洗马”非遗文化长廊正在彩绘。人民网 杨启红摄

无论是产业振兴,还是文化振兴,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今年,索家村还从住建部门争取了82户农户居改造的项目,每户补助2万元,改造农户房屋保温、防水、暖廊等项目,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群众的幸福感攀升。

产业发展有路子、致富增收有盼头,文化繁荣有良方、幸福生活有奔头……索家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责编:刘沛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青海落实42.29亿元水利投资建设资金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人民网西宁6月23日电 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为认真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青海省水利部门统筹落实水利投资建设资金42.29亿元,保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充分发挥水利有效投资拉动作用,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贡献水利力量。 青海省水利部门围绕稳住经济大盘,精心组织、精准调度,加大对在建21项重点水利项目的跟踪协调和调度力度,全力推动重大水利工程有序复工达产。…
壮观!青海长江源区发现一处白垩纪地质景观
  人民网西宁6月23日电 (顾斐菲)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科考先遣队员张永一行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时,在青藏公路日阿尺曲一带发现一条红色山脉,是青藏高原109国道沿线一处壮观的地质遗迹。该山脉由晚白垩纪钙质胶结的粉、细砂岩与古近纪紫红色、砖红色复成份砾岩所组成,呈近东西走向,两坡不对称,南陡北缓,地层剖面出露清楚。…
“小板凳”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在卡阳
  六月,西宁市湟中区卡阳村绿意浓浓,湟中区委党校卡阳分校内,干部群众围坐在小板凳上,传达学习着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一瓶矿泉水、一块西瓜,语言朴实、热火朝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