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尖扎县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村里开了新民宿(经济新方位·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因为生意红火,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乾村的帐篷民宿比原计划多运营了1个月,2021年11月中旬才歇业冬休。
忙活了一年,村民夏吾三知挣到四五万元,其中约1万元是帐篷民宿发给他的工资,夏吾三知很满意。
此前,这家2021年8月新开张的帐篷民宿,一度惹得夏吾三知心里直蹿火。
为啥?
开业1个月,22天满房;24顶帐篷房,最多一天100多人预约。夏吾三知觉得自家民宿被抢了生意。
2021年9月初的一个早晨,村委会副主任索南向秀通知有意愿打工的村民来帐篷民宿,开一场现场招聘会。夏吾三知早早来到会场,准备和村委会说道说道。
帐篷民宿位于村子西南的一片高地上,这里地势高,四周景色一览无余:白雪覆盖的峰顶、成片的墨绿色冷杉林、悠闲吃草的牛羊、若隐若现的雾气……70多平方米的帐篷内,木地板、电暖器、休闲沙发,一应俱全。
招聘会就设置在帐篷间的空地上。“大家看看自己坐的木椅子。为了保持原生态,桌椅板凳要全部用木头制作,想做木工的,每天能领170元;卫生员、保安、客房服务员每天100元。”索南向秀开门见山介绍,“除了木工要有基础,客房服务、餐饮知识、普通话都有培训,而且参加培训就有工资拿。”
“自己家开着民宿当老板,为啥要来这儿打工?”夏吾三知站起来提问。
德乾村历史悠久,但由于深藏崇山峻岭间,交通不便,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发展。2017年时,村民964人,227人属于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24%,夏吾三知就是其中一位。就在这一年,看到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尖扎县和村集体共同出资40万元,在德乾村建起了自驾游营地,每年能产生七八万元收益,德乾村也在2020年4月实现整体脱贫。
看着村里越来越多的游客,夏吾三知动了心思:游客多了,住宿需求有了,为啥不办家民宿?说干就干,夏吾三知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向游客提供藏式饺子、煮肉、糌粑、酸奶等食物……富有特色的体验,让夏吾三知的民宿火了一把。刚开办那段时间,他的民宿顾客盈门,全村的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办了起来。
“对家里开民宿的村民来说,这也是培训的机会,”索南向秀也站起来,“虽然咱村脱贫了,但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政府投资建起这帐篷民宿,就是把咱往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路上引,你想想为什么把之前的自驾游营地拆了?”
“垃圾桶、厕所远得很,游客不愿去,垃圾多到拾不过来。”“山上的草皮都踩没了。”村民议论纷纷。
“说到底是发展比较初级,游客体验不佳。”说话的是现在负责帐篷民宿运营工作的白捷。他的团队通过组织乡村旅游文化节、草原音乐会等活动,成功让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
“游客不仅想感受特色乡村文化,还需要一个现代、舒适的居住环境。想促进乡村旅游消费,只有大通铺、旱厕是不行的。”白捷说,“帐篷民宿就是想在统一规划下,推动当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帐篷民宿有自己的特色,吸引的游客对德乾村的旅游来说是个增量,但难免会对村里原有的民宿产生一定影响。”索南向秀说,“正是考虑到这点,帐篷民宿最初计划建设100顶,如今划分成3期,第一期24顶,后两期建设会与村里的民宿发展保持同步。现在这里只要预约房满,就会推荐游客入住村里的民宿,还会推荐他们购买村里的牛羊肉、酸奶,用客流量带动消费。”
索南向秀顿了顿,接着说道:“但大伙可不能原地踏步,等着分蛋糕。帐篷民宿今年给村里30万元,以后每年还会递增1万,这些钱会用来支持村里的民宿改造。”
“不是分蛋糕,是把蛋糕做大。”有村民说。
“说对了!大家都要发展。”索南向秀笑着回应。
“在这儿打工有啥好处?”夏吾三知又提了个问题。
“村里民宿有支持资金,但经营、服务理念大家有吗?”索南向秀问,“大家能学如何铺床、检查卫生,还能学中式、西式餐饮礼仪,还有拍照、搭帐篷这些实用技能。到时候,有资金,有新观念,还愁做不好老板?”
“那就把打工当成学习,回去也改造我家民宿。”夏吾三知坐下说。
“等大家把技能学到手,帮扶政策该延续的还会延续,政府一定会支持大家改造自家民宿。”索南向秀说,“县上出了政策,要在德乾村投资1000万元,给全村的水、电、路来个大改造,村里的旅游会越来越好!”
当月,夏吾三知就去帐篷民宿帮工了,做杂活每天100元收入,干了3个月,就赶上自家民宿一年的收入。
“开春还去!”夏吾三知盘算着,学到新技能,改造自家民宿,把品质也提上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79座!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州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覆盖
- 人民网西宁1月10日电 (杨启红)1月1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青海省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三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作介绍。目前,青海省共有中央、省、市州、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库79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州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偏远乡镇有库点的目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